第(3/3)页 “是啊,是啊!” 查见英也道:“我们写篇小说要绞尽脑汁,你几个月就发表了七八篇。” “没错!” 中文系的陈见功,话里透着感慨:“《飘逝的红头巾》和我想的一篇小说类似,你写得比我好多了。” “你的意思爱民师弟抄你的?” 王晓平挑挑眉,言辞犀利。 “我……” 陈见功再长袖善舞,此时也不知该如何解释。 他是真有‘红头巾’小说构思的,谁知却晚了林爱民一步。 林爱民当然知道怎么回事,帮陈见功圆场:“文学创作向来有共鸣的说法,我和杨匠老师就写过类似的散文。” “你说的《凿井记劳》?” 王晓平深以为然,啧啧赞叹:“你的散文文笔朴实,和小说风格迥异。” “我很少佩服人,你是第一个。” …… “来吧!” 她从挎包里拿出一本《人民文学》,这一期刊登着《灵与肉》:“给师姐我签个名!” “还有我!” 查见英不甘示弱,拿出的是发表《巴山夜雨》的那期《魔都文艺》。 而李子红、张友华等人也在摸挎包。 林爱民的脸黑了。 财力不同,有人甚至拿出五六本杂志来。 按照这样的架势,等他签完名,手非酸不可。 他拿起笔,给王晓平的《人民文学》签了名,再接着就是查见英。 “咳咳!” 林爱民站在原地,面向围拢过来的师兄师姐:“今天五/四文学社复建,咱们还是关注重点吧。” “秉持着五/四精神的文学社,是要我们敢于打破常规的。” “大家能来燕大,肯定都是佼佼者,那就拿出你们高考时的斗志,让五/四精神永远传承下去。” “我只是一块砖,是为了引玉的。” “希望你们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到时来给我签名。” …… 咔吧! 此时邹十方突然拿出相机,把站在众人中心的林爱民拍了个清清楚楚。 “这就是做协最年轻作家的胸怀!” 他激动不已。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