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真美!” 林若兰有感而发,眼中有着向往:“我不后悔报燕大!” 她说的是跟钱中书闹别扭,故意不报青华那件事。 “当然!” 林爱民点点头:“燕大是有底蕴的。” 他说得没错。 譬如五/四文学社,就是燕京大学历史最悠久、贡献最突出的文学社团之一。 它成立于56年,创建者是一群有着共同理想的年轻人,他们以最纯洁的信念,孕育了‘五/四’。 同时他们先锋的姿态,也确立了校园文坛乃至华国文学界中五/四文学社的地位。 而冯志、吴组缃等著名的老诗人、老作家,也以他们丰富的作品,奠定了文学社最初的文学底蕴。 回忆着五/四文学社的历史,他们慢慢靠近湖畔,立即有人迎了上来。 这是個目光炯炯有神的青年,看到器宇轩昂的林爱民、清丽淡雅的林若兰以及姿态雍容的朱晽,他眼中闪过异色,很快恢复平静。 “来参加文学社复建的同学,我多多少少都有印象。” 他笑着跟林爱民打招呼:“但我从来没见过你,你肯定就是写出《巴山夜雨》、《灵与肉》的林爱民学弟吧?” “我叫邹十方,77级哲学系的。” …… 邹十方? 五/四文学社复建时做了副社长,后来不但是知名作家,还是画家、美学学者、艺术评论家、摄影家。 他的画作值钱不值钱,要不要搞几幅? 琢磨着如何薅羊毛,林爱民不忘笑着回应邹十方:“师兄好!” “能参与五/四文学社的复建,是我们三个的荣幸。” “这是我的妻子和妹妹,……” 他指着朱晽和林若兰,向邹十方介绍。 “可惜了!” 邹十方很风趣:“两位师妹都不是哲学系的,我们系少了两道美丽风景。” 不愧是当上副社长的人,他很快就和三人熟络起来。 “我来介绍吧。” 邹十方领着三人走近,挨个儿介绍:“陈见功、李子红、王晓平、查见英,……” 都是名人! 陈见功、李子红和邹十方是副社长。 至于王小平和查见英,则是文学社的编辑,前者后来嫁给了导演郑小龙。 而现在她们俩和李子红,都是正值风华的青春少女。 “伱好!” “你好!” …… 林爱民态度摆得很正,完全以学弟的身份称呼他们,很快就得到认同。 “爱民学弟!” 王晓平胆子最大,饶有兴致问林爱民:“讲讲你的写作技巧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