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被爱情遗忘的角落》早就在《燕京文艺》刊登了,他们和林爱民必须站一边,不能再首鼠两端。 小说的自我评述就是对施怀仁他们诋毁的最好反击,《燕京文艺》必须表明态度。 她和陈思崇出了屋子,去后者的办公室。 “伤痕提了,但更注重反思,写得很不错!” 看完林爱民对小说的自我评述,其实也是对诋毁文章的反击,陈思崇点了点头:“和《森林里来的孩子》一起,都刊登到下一期。” “可惜了另外两篇稿子。” 章徳凝心有不甘。 “我们和林爱民一样,需要更多的朋友。” 陈思崇安慰她:“只要我们展现出诚意,他会第一时间选择我们。” 他话里透着唏嘘。 当初主编要刊登《被爱情遗忘的角落》,的确冒了一定风险。 想着林爱民有知青英雄的身份,再有《人民日报》的采访,怎么都不可能有问题。 结果这小子采访时,念了艾晴的诗句,让《燕京文艺》措手不及。 《燕京文艺》如今也是如履薄冰,真要退却或者低头,那也有违他们的创刊理念。 只能拼了! 向前! 但在这个过程中,有同伴或者老大哥带头,那就更加妙了。 陈思崇仔细想了想,对章徳凝道:“那篇《灵与肉》,可以投到《人民文学》。” “另一篇呢?” “魔都!” “魔都?” 章徳凝满脸惊讶:“一来一去太远了,那边能接受吗?” “会的。” 陈思崇话里透着坚定:“大家都有追求美好的念头。” “哦!” 章徳凝恍然醒悟:“我会提醒林爱民的。” “问问他还有什么要求。” 陈思崇再次叮嘱:“《燕京文艺》会尽量满足。” 不到十天时间,写出三篇小说,而且不需要怎么改动。 这样的‘天才’,必须交好。 “是!” 章徳凝点头离开。 说到第三篇小说,和《灵与肉》一样,她还有点儿疑惑,正想问问林爱民。 “你哪来的这么多素材?” 到林爱民的屋子,章徳凝满脸好奇。 还是来了! 林爱民暗暗感慨。 早有准备的他,立即回应:“是德凝姐您鼓励,催我写稿子,我才有了动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