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半年工作,利益捆绑-《梦起东方》
            
            
            
                
    第(2/3)页
    办报纸办杂志,本身是不赚钱的。就像免费电视节目一样,全靠广告收入支撑。销量和观众数量,就是它们的底气。
    看到这本青少年杂志,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功,乔安邦深受触动。一个41岁的大男人,对眼前21岁的小伙子,甚至产生了崇拜之情!
    晓得林毅喜欢分析,不喜欢听奉承之词,老乔收住感情,理智总结道:“这本杂志,地跨港、台、新,虽然都是华语圈,却有不少异域风情,对孩子们吸引力不小。”
    “而且,跟老板说的一样,时代确实在加速。跟月刊、双月刊比起来,学生更喜欢半月刊,广告客户也同样如此。”
    “男生那一半的吸引力,大半在《侠盗》漫画连载上。都市武侠,就是老板创造的,用不着我细说。”
    “至于女生那一半,”乔安邦停下来,像个年轻人一样,冲林毅竖起两个大拇指!
    “向琼瑶女士约稿,老板的这个要求,可是太有先见之明了!我真是没有想到,即使是她多年前的作品,仍然大受女生欢迎!”
    林毅只是轻轻微笑,同时在心里,为那些天真的女孩们,默默点上一根蜡——爱情幻想越美好,未来生活越不幸。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啊!
    出版社的老产品——《南阳观察报》、《南阳观察家》、《女性》,这一份报纸、两种杂志,随着香港经济转热,广告收入大幅回升,并很快达到100万,超过了石油危机前的水平。
    半年来,香港这边的总收入,已经超过一千万。林毅只是比较满意,谁让单位是港币呢!换成美元,不过200万而已。
    亚洲天堂游戏公司,新加坡分厂开工第一个月,收入都要超过这个数。所以林毅的胃口,早就已经被养刁了。
    出版社原来的一报两刊,一年来的总利润,已经达到了一百万。这个数字,等于当初的投资额,相当于只用一年,林毅就收回了成本。
    香港大学和斯坦福大学,这半年以来的旁听,让他弄懂了不少金融知识。
    通常,一家公司的市场价值,并不以拥有多少资产来衡量,而是要看它的盈利水平。
    假如乔氏出版社,年平均盈利100万,那么按照十倍市盈率计算,公司的价值应该是1000万。按这个数字买下它,可以预计十年后,能够收回投资成本。
    而去年夏天,林毅刚到香港的时候,正好是经济低谷。出版社没有盈利,乔安邦急用钱救人,所以只能挥泪大甩卖。
    老乔以十分之一的价格,贱卖了自己的事业,反而觉得受了林毅恩惠。这一年多来兢兢业业,弄得他这当老板的,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