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要是说没有,那是假的。但为了光大佛缘,广种福田,普度众生,信念会消除一切的。” 哦。信念! 周梦渊不正是凭着为十六位冤魂复仇的信念,坚强的做了许多不可能之事吗? “师傅所言极是。人是血肉之躯,脆弱单薄,唯有坚定信念,犹如钢铁,下可立地,上可顶天,信念指处,无所不为。” 老僧笑道:“既然少年有壮志凌云之气节,贫僧给你一件事去做。敢挑战吗?” “有何不敢!小的已经死过多次了。” “那就好。”老僧不假思索道,“贫僧经卷甚多,欲得到一挑子,以便行走方便。” 周梦渊噗嗤一笑,“这还不简单。漫山遍野都是树木,挑一颗坚固树枝砍下便是了。” “否也。如此之易事,贫僧又何必有劳少年?贫僧知道,这座山巅之上,插着一把日月剑,经年有失加持,功力大减,少年上去将它取下,可助贫僧。但,或许,对少年有用。” “我要它何用?小的不会武功。” 虽然曾有想过上山瞧瞧究竟,但真的要做,周梦渊却犯愁起来。 毕竟山高路险,尚有难测之危,非一旦功夫之事,但已对老僧海口,收回确实为难。 瞥了眼周梦渊,老僧便知其虑。 “少年。你可知晓,你披风上梵文之意?” 周梦渊低头看去,摇头道:“偶尔所得,确实不知。师傅,您知道?” “替天行道!”老僧表情庄严道,“少年!你可知肩上负重?” “替天行道!小的一介草民,哪敢有此妄想?只要能提早替家人报仇雪恨,便是天大荣幸了。” “此言差矣!”僧人摇头后说,“人心之大蛇吞象。只要理想到了,信念执着,世间无有难事。做好了家事,必须想着去做国家大事。国泰则 民安,国富民则强,没有一个泰平兴旺的国家,哪里会有一个平安和谐的小家?” 周梦渊顿时热血沸腾,佩服道:“师傅,您不愧为高人!不仅看破了红尘,而且看破了红尘之外。与您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那还不赶紧策马上山?” “谢师傅!小的雷厉风行便是。” 言间,周梦渊蹦出,翻身上马,只听“驾”的一声,大青马犹如离弦之箭,奋蹄而去。 “少年!你忘带吃的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