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于丹青登时心乱如麻,神色惊惶而震惊。 随着于丹青这半天的讲述,永显帝气势的略有收敛,于夫人方才被提到嗓子眼的心也渐渐归了位,她察觉到于丹青的异常,侧目偷瞄,霎时又是一惊,下意识伸手拉她衣袖,关切低唤,“青儿?” 于丹青目光呆滞看向她的手,于夫人略微用力晃了晃,“你怎么了?” 于丹青眼皮一掀,视线缓缓转到永显帝脸上,双掌轻捏,苍白的小脸渐渐漾起浅笑,“话本子,儿臣看过不少,却从未写过。” “呵。”永显帝冷笑一声,转动拇指上的血玉扳指,淡淡道,“说罢,有何要事禀奏。” 于丹青抿了抿唇角,含笑说道,“家母得知长公主之事后,心生怜惜,加之于府人丁稀薄,便寻思着让长公主认祖归宗,故而,特来恳求父皇恩准。” “认祖归宗?”永显帝若有所思的重复了一句。 就在这时,殿门突然被叩响。 永显帝凝目,示意福万全去看看。 福万全颔首,轻手轻脚走了出去。 不多时,福万全眉开眼笑的跑了回来,见永显帝还一脸沉思,朝于丹青眨了眨眼,便跑到永显帝身边,附耳低言,“皇上,线人来报,京兆府尹满城张贴官文,大肆宣讲造谣滋事之严重后果,如今,全京城再无一人非议此事了。”说完,笑眯眯的弓着身子退到了旁边。 永显帝沉默良久,眸光一动,看着于丹青的眼,“你去过京兆府?” 于丹青点头,“儿臣来时,听见有人攀诬母后和家父,气愤不过,便去了京兆府伸冤。” 永显帝微哼,朝她们挥手,“退下吧。” 于丹青和于夫人对视一眼,告退离开。 * 翌日。 昭文殿。 于丹青歪在床上,闭目念,“署名,罪奴侨氏,腊月二十九。全文完。” 圆桌旁,丁兰放下毛笔,捧起细白的信纸吹干了墨迹,来到床前递给于丹青,“您看看,可是这样?” 于丹青接过来扫了一遍,满意点头,“嗯,就是这样。” 二人说话间,丁荟走了进来,“娘娘,福公公求见,在花厅候着。” “这么快?” 于丹青揉了揉额角,叠好信纸塞进袖里,整理好仪容去了花厅。 花厅里,福万全站在厅中央,见于丹青进来,忙朝她拱手行礼,然后从边上小德子手里拿过一卷明黄卷轴呈给她,“娘娘,这是太子的册封圣旨,当日太子走得匆忙,奴才还没来得及呈给他,这便给您送来了。” 于丹青略一挑眉,笑说,“有劳公公费心了。请坐下喝盏茶吧。” 福公公摆摆手,客气笑道,“谢娘娘美意。奴才还急着回去复命,就不坐了。”顿了顿,又道,“皇上差奴才来传道口谕,长公主认祖归宗一事,皇上准了。念及令尊一代肱骨忠臣,英年早逝,膝下子嗣单薄,皇上让您好生操办此事,务必让于府好生热闹热闹。” 于丹青含笑应下,谢了恩,又让丁兰塞了个小巧轻便的荷包给福万全后,便让她把这二人送了出去。 目送三人离开,于丹青瞟了眼手中圣旨,随意展开,边看边往居室走。 少顷,她突然停步,凤眸微眯盯着那几行字——皇嗣乃国之根本,太子一日无子,则一日不可登基,诸亲王、长辈监之。 “卧槽!” 约莫半盏茶后,于丹青忽然低骂一声,一把将那象征无上荣耀的册封圣旨狠狠摔到地上,双手叉腰,斜睨着它嗤笑,“要不是看上楚云逸的人,你以为谁稀罕嫁进你们这蛇鼠窝?还说老子写话本子,老子看了几十年的话本子都没见过你这么变态的活话本!”说着,用力吐出一口气,狠狠瞪着它,“要是老子七老八十还生不出儿子,楚云逸就当一辈子的老太子?去你妈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