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又以身经数百战的强大战场经验和战场嗅觉为依托,硬是避开了从东西两个方向袭来的秦军兵马和大半秦军斥候,不断绕路改道跋山涉水穿山越岭北上六十里,终于脱离了雅鲁河流域,抵达毕拉河畔(今绥满高速腰梁子山北侧)! 望着流淌在河谷之间的河水,头曼单于轻轻松了口气。 虽然过程很不顺利,更还让宝勒尔、成格勒二部深陷险境,也不知能有多少人杀出重围。 但至少,头曼部成功抵达了头曼单于原定的战略目标位置! 北遁至此,头曼单于已基本可以确定他已冲出了秦军包围! 接下来无论是再度南下去夹击秦军救援宝勒尔部,还是一路北上彻底甩脱秦军,都是由头曼单于说了算! 战争决定权的易手让头曼单于看待眼前河流的目光都温和了很多,吩咐道:“各部于毕拉河南岸饮马休整,一个时辰后再度启程!” 一众将领赶忙右拳砸心:“遵令!” 头曼单于的作战风格是匈奴非常常见的作战风格,所以各部匈奴将士都很清楚,高速转进不是目的,拖垮、累瘫、拉散敌军兵马,再将其逐一高速歼灭才是他们真正的目标! 所以他们的奔袭和高速转进仍未结束,甚至只是才刚刚开始! 他们需要抓紧一切时间恢复、积蓄体力以备接下来的机动,凡是跟不上大部队速度的人,无论身份都会如同年迈的老狼一般被逐出狼群、自生自灭! 七万余胡骑赶忙抓紧时间策马四散,待到战马喘息相对平稳便驱策战马抵近毕拉河去吃草喝水。 但前部胡骑才刚刚抵近毕拉河,一阵微不可查的摩擦声便在河对岸响起。 一枚枚金光灿灿的弩矢探出草丛的遮蔽,在阳光下炫耀着它们的华美与锋锐。 “嘣!!!” 六千根弩弦融合出如惊雷一般的炸响,在毕拉河两侧山谷之中隆隆回响。 六千枚弩矢在同一时间飙射而出,跨越了宽约二十五丈的毕拉河河面,呼啸而至! “啊!!!” “不!我的马!!!” “敌袭!敌弩突袭!我部族人迅速上马后撤,回返密林之中!” “不好!是秦犬!快快上马!” 没有一点点防备,也没有一丝顾虑,弩箭就这样出现! 一波突袭,两千余名匈奴士卒身中弩箭、或伤或亡! 耳尖的胡骑甚至能听到弩弦‘吱嘎’之声,显然敌军弩兵正在再度上弦,很快就会射出又一轮夺命的弩矢! 头曼单于瞳孔猛的一凝,来不及思考此地出现秦军的合理性,断声喝令:“上马!后撤入林!快!” “当户鄂日松部西扩三里戒备应敌!当户乌力罕部东扩三里戒备应敌!斥候于方圆十里之内细细查探敌情!” “各部万夫长归林避矢、立刻整军,做战斗准备!” 头曼单于在一瞬之间就做出了判断! 毕拉河宽约二十五丈,水深六尺有余,无论骑兵还是步卒都难以迅速跨越,秦军的强攻部队绝无可能自毕拉河北岸展开对头曼部的进攻! 而今秦军在毕拉河北岸布置了伏兵且在头曼部过河之前便发动攻击,就表明秦军绝对还有另外一支主攻兵马,且这支兵马大概率位于头曼部的东西两侧。 为此,头曼单于不惜派遣当户鄂日松、当户乌力罕各率三千名最为精锐的单于直属卫队往东西二侧布防,为大军争取上马整军的时间。 只可惜,已经晚了! 西侧八里林间,杨虎耳听着河谷之内的弩弦炸响,翻身上马,振奋大喝:“前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