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栗相率燕军随于呼格吉勒部之后。” “途中若遇野战则由呼格吉勒部杀敌,途中若遇关塞则令燕军破之。” “右谷蠡王阿尔斯楞,你部紧随于燕军之后。” 呼格吉勒和阿尔斯楞当即右拳砸心,栗恪也肃然拱手。 巴特尔转而发问:“额日勒钦何时能与我军合兵?” 达赉当即答道:“三日前,头曼单于已率其部抵达临乐,代左谷蠡王所部防备北线,左谷蠡王次日天亮便已启程南下。” “算算时间,左谷蠡王应于明日晚之前与我军合兵!” 巴特尔略一思虑后道:“额日勒钦久战而回,定然疲惫。” “传令额日勒钦抵达武阳城后暂且休整,而后为我军断后。” “由本王率八万骑为中军,毛相率代军并入本王麾下,高夷、真番、箕子三军随于中军之后。” “各部行军途中皆当多派斥候、仔细侦察,以免遭敌军伏兵!” 栗恪随意的说:“主帅大可宽心。” “秦国固然掌握了大半太行山,但对北方三陉的掌控却只在涞城以西,蒲阴陉、飞狐陉、军都陉这三陉皆被代国完全掌控。” “我军走蒲阴陉北上,乃是于代国境内行军,无须多虑。” “即便秦军翻山越岭而入蒲阴陉筹备,蒲阴陉内的代军也定会第一时间传讯我部。” 巴特尔肃声道:“纵是在境内行军,亦不可不防!” 这是在代国的境内行军,而不是在东胡境内行军,巴特尔怎能完全放下心来? 更重要的是,按理说自幼生长在山林中的巴特尔理应对山林非常亲近,但每当遥望太行山时,巴特尔心里却总会涌出些许不安和心悸。 笃信自然和神明的巴特尔理所当然的认为这是长生天对他的示警,行事间难免多了几分小心。 栗恪当即拱手:“主帅所言甚是!” “此战事关重大,再怎么谨慎皆不为过!” “是末将轻狂了。” 栗恪立刻认错,且态度非常端正,让巴特尔想教训几句都说不出口,便只是颔首道:“理应如此。” 然而巴特尔却没有注意到,栗恪的话语虽然没能撼动巴特尔的想法,却潜移默化的为阿尔斯楞等将领心底植入了一个观念。 蒲阴陉不是境外敌国,而是我方境内,就算前方果真有秦军出没,前方代军也定会早早将消息传回!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