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种单子也就杨端和有胆子接,就连王贲都得犯嘀咕,更遑论是陆高等将领了。 然而李牧却略显欣慰的颔首道:“吾儿所言,便是李某所思。” 赵姜等将领全都僵住了。 啥?李弘他说对了? 李牧继续说道:“而今敌军有三个选择。” “其一,引兵北上,冲破秦军阻截后由军都陉入代地。” “此路难行且无利,一旦选择此路也就意味着东胡、匈奴完全放弃了此战,只求遁回草原,李某以为联军选择此路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其二,引兵北上,与蓟城代军、治水燕军夹击秦长安君,以求全歼秦长安君所部或是打通一条生路,助联军主力重获粮草。” “此路难行且极险,若能实现全部战略,联军将大获全胜、秦国一朝倾覆,接下来天下大势将斗转,若能实现半数战略,联军主力粮草短缺之患可解,联军与秦军将进入长期对峙、互寻薄弱,若全数战略皆未能实现,则联军惨败,东胡、匈奴从此不存!” 赵姜认同点头,他觉得战局理应如此发展。 然而李牧却说:“若联军主帅乃是一员锐意果勇之将,联军选择此策的可能在八成以上。” “但李某观联军主帅巴特尔实乃色厉内荏之辈,东胡近几十年皆无大战、血战,亦难承受过重的战损,无力与秦长安君血战。” “是故,本将以为敌军选择第二条战略的可能仅有三成。” “依本将对东胡王巴特尔的判断,本将认为联军更可能采用第三条战略,猛攻武阳城,走蒲阴陉,过飞狐陉入代,以使联军主力处于进可攻、退可守之境!” 随着对军略的分析,李牧不自觉进入了领兵状态。 长身而起,李牧手腕一错,右臂上扬,随着‘咔吧’一声骨头脆响,李牧肩膀陡的一拧便将被绑在后背的右臂拧到身前,而后又故技重施的将左臂也拧到了身前。 衙中众将:!!! 看着已经基本恢复活动能力的李牧,衙中众将连坤舆图都顾不上看了,齐刷刷的看向李牧。 您这就挣开了? 您就这么轻松的挣开了? 合着您这段时间一直是逗我们玩呢啊! 李弘瞪大眼睛看向李鲜:这就是你绑的绳子?! 李鲜也双眼溜圆一脸震惊:吾已在尽可能不让阿翁太痛的情况下绑紧了,阿翁怎么这样一下那样一下就挣开了! 李牧没有注意也没有在意众将目光,也没有继续错开绑着手腕的绳索--虽然这对于他而言并不困难。 走到案几前,李牧拾起木棍点向上谷关的位置道:“但第三条战略可能成功的前提,是敌军能够迅速通过蒲阴陉!” “一旦联军主力深入蒲阴陉后却被阻于上谷关,则此战略便绝无实现的可能,而只会是自入瓮中!” “以秦军之力,无法烧制成这个瓮,但我部可以。” “且在联军不知我部有心归秦的情况下,我部能于蒲阴陉发挥出足以左右战局的作用!” “本将欲令我部死守上谷关,将联军主力阻于上谷关内,以配合秦长安君所部完成对联军主力的全歼!”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