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李弘笑道:“算上这一战的缴获,我部送回代地的粮食肉食已经足够代地万民度过此冬了。” “只可惜现下天气已经颇为寒冷,来不及处理那些牲畜的皮毛。” “但即便是将未曾处理的皮毛披在身上,也能让代地万民暖和不少。” 李牧轻轻颔首:“代地生民已不多,我部送回代地的粮食理应已够代地万民过冬所用。” “不过长安君言说今岁代地大旱,近乎于颗粒无收。” “仅仅只是能让代地万民过冬的粮食还远远不够,我部当继续北伐、继续夺粮,至少也要缴获到足够代地万民坚持到明年过冬的粮食!” 至于如何从明年过冬坚持到明年秋收? 再来抢一次匈奴便是。 李牧沉声道:“传本将令!” “斥候外扩五十里。” “各部据此部落帐篷休整一日,明日日初造饭,而后火烧营帐,继续向西转进寻找匈奴部落歼之!” 各部将士虽然皆已疲累,但想到他们此战是在为了家乡父老赚粮食,还是齐齐打起精神,拱手而呼:“唯!” 将士们四散而去,一名斥候却策马疾驰而回,看着李牧有些纠结的拱手道:“启禀武安君。” “有朝中使者已至东南三十里外。” 一句话,让所有将领都收起了笑容。 李牧也不自觉的微微皱眉,而后沉声道:“取其王令,遣回信使。” “若敢踏入我军十里之内,斩立决!” 身为大代武安君,接收王令乃是本君的职责所在。 但不愿被信使烦了耳朵也是本君的自由,至于是否遵从王令,更是当由本君决断的事。 大王他懂个屁的前线! 赵姜赶忙低声劝说:“武安君,末将以为还是小心为上。” “这已是大王的第十六道王令,且距离上一封王令仅只过去了三天而已,可见大王必定已焦急不已。” “若是这信使回返朝廷之后再多嘴说几句武安君的坏话,末将恐大王对武安君心怀怨怼啊!” 陆高冷声驳斥:“大王有什么好怨怼的?” “吾等以代地承代国社稷,大王却对代地苦难置之不理,吾等自行北伐匈奴就食,何错之有?!” “至于大王的战略?大王既然信任匈奴更甚于武安君,那便让大王擢匈奴为主帅便是!” “待到匈奴惨败,大王自会知武安君的好。” 李牧微微皱眉,沉声道:“休要妄言!” “战者,社稷之重也!” “本君尤愿此战我大代能得大胜!” 陆高赶忙闭嘴,李牧则是看向斥候吩咐:“速去!” 斥候却没有去撵信使,而是再度拱手道:“另有秦上卿姚贾已至南方二十里处。” “上卿姚贾自称手持赵王手书,欲当面上呈武安君。” 李牧微怔:“竟有此事?” 秦国上卿手持赵王手书来寻代武安君。 这叫什么事儿啊! 但现在的李牧已经颇有些心灰意冷,他不想再理会那些他搞不明白的弯弯绕绕,便摆手吩咐:“如待信使一般处置。” 李弘赶忙道:“且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