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一声仲父,唤的吕不韦心里暖暖的。 吕不韦严守君臣之礼的起身拱手道:“回禀大王,臣在思考。” 嬴政笑道:“仲父思考良久,可有所得?” “仲父曾言周幽王击鼓戏诸侯,想来对周幽王之事多有了解。” 吕不韦惭然拱手道:“臣昔日为教大王而编造周幽王击鼓戏诸侯一事,险些坏大秦正统之名!” “退朝之后,臣必立刻重编《吕氏春秋》,删去所有碍于我大秦正统之故事,并传讯所有旧友,阐明周幽王击鼓戏诸侯只是本相编造,非是正史!” “同时再请旧友名士多加收集周幽王旧事,匡扶我大秦之正统!” 吕不韦究竟为何会写出周幽王击鼓戏诸侯这个故事?吕不韦是否掌握了周幽王确实曾击鼓戏诸侯的证据? 这两个问题的真实答案,将会陪同吕不韦一起走进坟墓,永不见天日! 自今日起,周幽王击鼓戏诸侯这个故事的源头只会有一个,那就是吕不韦的一时口嗨! 端正认错之后,吕不韦继续说道:“至于臣方才所思,却是与周幽王无关。” “臣在思考,若是我大秦于今岁末主动兴兵北上,同战五国,我大秦有多少胜算。” 所有人:??? 莫说是大秦君臣了,就连在旁边等着捡头发的宦官们眼中都满是震惊! 魏缭有些结巴的发问:“同战五国?!” 曾经的天下群雄盟而攻秦,致使我大秦五度同战五国。 但我大秦都已经灭了韩、赵、魏、楚、齐五国了。 怎么还要同战五国? 这些年大秦的连战连捷,莫非皆是本公一梦乎?! 吕不韦点了点头,却又摇了摇头道:“是至少五国。” “此次我大秦兴兵北上,保守估计至少要同战代国、燕国、赵国、匈奴、东胡。” “除此之外,高夷俯首于东胡,箕国(箕子朝鲜今朝鲜平壤附近)、真番国(今朝鲜长新附近)俯首于燕。” “东胡主动调停高夷与燕之战,若逢战事,高夷或为东胡之前驱。” “若是燕王决意死战,则箕国、真番国亦可能会兴兵助燕。” “如此,则我大秦于此战或将同战八国!” 箕国乃是周武王分封商纣王的叔父箕子所立之国,但其地位比同为殷商遗民的宋国还惨,长期被认定为东夷之一,也甚少与中原往来,国力疲弱,以至于数十年后燕国人卫满领着千余兵马便亡其国家、夺其政权。 真番国则是纯粹的东夷,国力相较于箕国更弱,燕昭王锤箕国时随手锤了真番几拳,真番便也赶忙臣服于燕。 虽然箕国和真番的国力十分疲弱,但终究也是一方势力,有着别具一格的打法战术。 战争当前,吕不韦必须将其考虑在内。 魏缭赶忙连声道:“本公以为,此战我大秦之大敌乃是代国,次之为燕。” “至于匈奴、东胡二国无信无义,可先以策分化离间。” “且代国几无可能再与燕合盟!” “所以我大秦此战仅需攻代,攻代过后再攻燕即可!” “即便分化之策不成,我大秦亦仅需攻代国、匈奴。” “何至于同战八国啊!” 吕不韦冷声一哼:“我泱泱大秦、唯一正统焉能将战事寄托于别国所思?” “代王、燕王虽互叛其盟,但正统当前,亦可能因亡国之忧而互相勾连。” “我大秦必当做足万全准备,方才能以雷霆之势一举破之!” 魏缭震惊了:“相邦难道有心主动向八国开战乎?” 魏缭本以为吕不韦言说此次大秦将同战八国乃是为了以言语之巧思震慑嬴政,打消嬴政心头战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