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看着堆满案几的试卷,嬴成蟜嘴角微微上翘:“阅卷!” 一声令下,漆雕礼、公羊拔和百名法吏便拿起了面前已经装订成册、糊住姓名的试卷。 嬴扶苏则是站在嬴成蟜身后,认真围观。 嬴成蟜刚刚翻开扉页,嬴扶苏的目光就被试卷上那飘逸狭长的字体所吸引,不禁轻声念诵: “柴县柴氏略字青山,于秦王政十六年五月因侵占田亩逼死庶民獠夫、开娘,杀庶民孙伯,于秦王政十六年六月三日召集诸百姓,欲阴奉故齐公子第九桓为主,于……” 念着念着,嬴扶苏目露错愕:“夫子曾言,柴青山乃是颇负盛名的义士,为人豪爽大方、仗义疏财、言出必行,虽不足以谓君子,却当得为义士。” “此人却指控柴青山并其族人如此之多的罪行?!” 嬴成蟜一边继续阅览试卷一边问道:“若此考生指控为真,扶苏以为此人可谓之为义士乎?” 嬴扶苏毫不犹豫道:“若此考生指控为真,此人绝非义士,而是罪犯!更无异于禽兽!” 嬴扶苏不是不分好歹的人。 就连崇尚宽政缓刑的淳于越等博士看了《新区暂行律》都连连摇头,斥其太过宽松! 只要不杀人、不伤人、不盗窃、不谋反,就几乎不会触犯《新区暂行律》。 但这柴略却在短短几个月内便接连触犯《新区暂行律》,柴氏族人更是屡屡触犯《新区暂行律》。 在嬴扶苏看来,这等人莫说是被谓之为义士了,他甚至不能被称之为人! 嬴成蟜却摇了摇头道:“太片面。” “扶苏当好生思虑,为何淳于博士会以为此人为义士?” 抛给嬴扶苏一个问题让嬴扶苏自己玩儿去之后,嬴成蟜继续细细阅览试卷,而后沉声喝令:“二三子且先莫要急于评判为手中试卷。” “先行将所有考生的指控尽数抄录!” “两人一组互相监察,无误之后进行汇总!” 漆雕礼等人齐齐拱手:“唯!” 所有考官将注意力优先投向第三问,并将考生们的指控尽数抄录于纸上,按照指控对象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 忙碌许久之后,嬴扶苏终于不确定的开口:“会否是因淳于夫子久离故齐地,以至于淳于夫子不曾亲眼见柴青山为人,只因老友书信便轻信了柴青山?” 嬴成蟜摇了摇头道:“本君倒是以为,此是因淳于博士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嬴扶苏喃喃品味:“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此为错乎?” 嬴扶苏觉得这句话很美,而且理应是一句褒义的夸赞。 但嬴成蟜说出这句话时却带着几分不屑。 嬴成蟜略显讥讽的说:“于黎庶、于国法、于礼制而言,柴青山皆罪大恶极!不知多少黎庶欲啖其肉!” “然,于鸿儒、于游侠、于名士而言,柴青山是仗义疏财、高风亮节的义士表率!诸多贤才欲投柴青山门下为门客。” “这截然相反的看法却并无冲突。” “因柴青山仗义所疏之财,乃是取之于黎庶、用之于鸿儒!” “淳于博士并诸位大儒皆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他们又何以听白丁之言、见白丁之苦?” “他们只能体会到柴青山之义也!” 嬴成蟜觉得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权贵、豪强、富商等人物而言可谓褒奖,但却不应该是对一位智者、一位大儒、一位心系苍生之人的褒奖。 若是口口声声为万民请命,结果往来左右却连白丁也无,那他究竟是在为谁而请命?白丁的命就不是命了吗!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