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你也不要低估人性的恶,作为战胜者,秦国外放的这些勋贵,士兵不可能真的将六国百姓真正当做自己人看待。 尤其是对方还是自己封的子民。 所以,秦人外放,必然会带着高高在上的心理去管理六国百姓。 没有封地还好说,为了政绩他们也不敢苛待地方。 可是官职和封地在一地呢? 这就是为什么秦末各地百姓揭竿而起的根本原因。 地方百姓受不了这些外地人来管自己,除非长官做得真的非常得民心。 可是这样的人,那都属于是百姓祈祷千次百年才能等到这么一位。 “扶苏是想把这些人都丢出华夏、并州?” 言晏大概是懂了扶苏想做什么。 故土难离是情怀,但不代表真的不能割舍。 封地、爵位、官职,不是世袭的。 能够世袭的都得到卿这一层次。 所以秦国更多的官吏的封地是跟爵位和官职挂钩的。 人在,官职在,那爵位和封地就在。 人走,茶凉。 所以而封地自治就不一样。 通俗理解来说就是,朝廷给你正名,亲自帮你族谱单开,然后许你封地,官职,爵位。 你就代表朝堂出去拼吧,创业所得全都是你的,你只需要向朝堂称臣,按时纳贡即可。 刚经历过春秋战国的华夏百姓可都很清楚原来自家疆域王族是怎么来的。 现在他们有机会成为一国的开国之主,那所谓的故土难离也不是不能割舍。 有了赐姓封爵,自己在哪,就族谱就在哪,宗族就在哪。 故土?不好意思,我就是故土! 这种诱惑是华夏人所无法拒绝的。 哪怕他们明知道前路坎坷,明知道这是朝堂无钱无地封赏他们,封无可封,也会自己一头扎进去。 称宗道祖,是华夏人永远无法拒绝的诱惑! 扶苏明显是知道这一点,所以才会让蒙毅来求舆图。 因为没人能拒绝这个诱惑。 “原本是想着留给后人的……”言晏摇了摇头。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