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有些人是真的无药可救的。 并州尽到了他们最大的责任,草原冬季有多残酷,那些人不知道吗? 他们知道,可是他们还是不愿意去做,以为并州还会像刚来的时候一样,无偿的给他们提供庇护所,给他们提供御寒物资和越冬的粮食。 可是他们忘了,并州当初也是举国借债,不断的向秦、燕、齐、楚等诸侯借粮,才能保证冬季的安稳,而这些都是要还的。 “人性如此,陛下不必为这等人而分神。”安期生显得很淡然。 大自然的物竞天择,本身就是适者生存,人类不过是会使用工具,会去努力创造,所以才能成为万灵之长。 可是有人不愿去努力,那只能被大自然淘汰。 “让各地卫所做好准备吧,该救的人的救,其他的,任其自生自灭吧!”言晏叹了口气。 他不可能为一些不思进取的渣滓让并州的精锐陷入危险之中。 “喏!”安期生躬身行礼。 “对了,今年可有发现值得培养的苗子?”言晏继续问道。 安期生默默的从袖中掏出了一封竹简,竹简上记录者一个个名字。 言晏结果竹简,认真的查阅起来,而安期生也不再说话,静静地等着言晏看完。 只是言晏越看眉头皱得越近,最后干脆不再看下去,而是抬头看向了安期生,希望安期生能给自己一个圆满的回答。 “陛下发现了,这些人全都是外来的士子!”安期生有些紧张地看向言晏,说出了名单上的人名的来历。 “并州百姓打下来的天下,却让外来士子摘桃子,管理并州百姓,孤的丞相,孤的好丞相,这合理吗?”言晏冷声问道。 “治理地方需要善于治政之才,与行军打仗不一样,这类人才,最少都是要饱读诗书,甚至家中有曾担任过治政之长官,否则很难很难!”安期生也没有任何办法。 行军打仗,勇猛就够了,并州也有高阙塞军事学院给这些将才进修学习。 可是治政不一样,治政需要学贯百家,会管理,会因地制宜,最少也要识字。 “并州建国还是太短暂了,而且是在草原上建国。”安期生继续说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