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整个帝国一片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场景。 但是华夏帝国的皇帝李献忠始终没有回到京师。 乾熙十二年八月,一封传位诏书同象征着陛下身份的传国玉玺,元朝的“制诰之宝”被送到了乾清宫外。 华夏皇帝李献忠正式传位于皇太子李圣祖。 陛下没有透露何时会返京,只是说对李圣祖做的一切都很满意,做为父亲他为李圣祖感到骄傲。 做了十二年的皇帝,他累了,决定明年正式传位于皇太子李圣祖,自己退位做起了“太上皇”。 既然东西可以送到乾清宫,足以说明京师依然有陛下的眼线。 不过既然陛下不愿意让他们打扰,那么他们也就放弃了对陛下的追踪。 两年以来情报司不断发现陛下的行踪,但是每每慢了一步。 陛下的反侦察能力实在太强了,有时还会故意暴露来扰乱他们的追踪。 反正派出的各路追踪高手,都无法找到陛下。 至于几个皇子虽然他们都被封为了亲王或者郡王,但是李献忠表示华夏不设封国。 最终内阁将整个世界划分为七大军区。 包括华夏本土军区、澳洲东印度群岛军区、波斯印度军区、欧洲军区、非洲军区、北美洲军区同南美洲军区。 当地的税收行政向军区上缴,军再统一向中央上缴。 二皇子李世祖一人身兼欧洲军区同波斯印度军区两个军区的总督。 三皇子同四皇子依旧在京师居住,五皇子自然是居住在倭国。 如今有了李献忠的传位诏书,皇太子李圣祖继承大统自然是名正言顺。 不过如今已经八月了,距离新年已经不到半年了,时间上还是比较吃紧的。 内阁首先是要拟定新朝的年号。 如今华夏正在一统环宇,正是一个天下大同的时代。 故而内阁欲取年号“大同”。 但问题是这个年号已经被多次使用过。 最早使用的南梁武帝萧衍。 除了南梁之外,许多地方政权也用过,比如南诏的地方领袖隆舜,辽国太宗耶律德光、东夏国的 蒲鲜万奴以及倭国的平城天皇与嵯峨天皇,他们都使用过“大同”这个年号。 最终李圣祖表示,既然没有大一统王朝使用过,那么就定“大同”作为自己年号。 茅元仪说道:“其他还好说,但如果二皇子不亲自回来参加陛下登基大典,恐怕会引起朝廷的非议。” “4个多月的时间,陆路是肯定是来不及了。海路恐怕还得碰下运气,孟买、霍尔木兹、苏伊士、阿姆斯特丹都得通知。” “如果二皇子在莫斯科的话,恐怕就来不及赶回来了。” 延平侯李成功说道:“二皇子通常情况下不会在莫斯科,他在阿姆斯特丹的可能性大一些。如今只有微臣乘坐最快的风帆战列舰回到欧洲去,一切顺利2个月可以赶到。” 苏伊士运河的开通,使得到欧洲的时间缩短了不少,才使得通信可以实现。 李成功说的这种近乎于极限操作,即船只在航线上不补给,以最高速度航行2个月。 而且还不能遭遇啥大的风暴,几乎只存在了理论上的可能性。 不过此时也没有其他办法了,这已经是这个时代最快的通信方式了。 当然了正式登基之前,去太庙祭祖乃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李圣祖进行了沐浴更衣,来到了太庙祭祖。 太庙中悬挂着自己曾祖父高祖武皇帝李成梁,祖父德祖淳皇帝李如松的画像。 以及李家其他列祖列宗的牌位。 李圣祖口中说道:“不肖子孙李圣祖,将继任华夏皇帝位,望列祖列宗佑我华夏国祚延绵;保佑父皇母后身体康健,长命百岁!” 然后向着这些牌位,庄重的磕了三个头。 当他抬头的时候不经意发现曾祖同祖父的画像中,手指居然都指向下方。 他回想起以前父皇经常一个人在太庙一呆就是几个时辰。 难道这里有密室? 李圣祖很快就向着画像所指的那个牌位看了过去。 这个牌位居然是固定在贡桌之上的,不像其他牌位都可以移动。 他尝试移动这个牌位,但是牌位却纹丝不动。 最后发现牌位居然是可以按下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