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联合舰队这里则足足损失了83艘战船,其中包括12艘千吨以上的大型战船。 4艘巨型盖伦船,虽然没有沉没但均遭到了不同程度的重创。 很明显联合舰队的战败已成定局了。 位于舰队外侧的英国船只,看到情况不妙率先脱离战场。 随着50多艘英国船的撤离,使得荷兰人数量上的优势也已经荡然无存了。 郑芝龙没有理会逃跑的英国人,而是命令华夏水师继续围剿荷兰人。 德雷克知道再打下去,荷兰东印度公司可就完蛋了。 于是他利用自己的旗舰阿姆斯特丹号吸引华夏的风帆战列舰,命令其他船只自行撤离。 面对四散而逃的荷兰船,郑芝龙也只能下令先追击大型船。 最终四艘荷兰人的巨型盖伦帆船,被击沉3艘,最后一艘则是被华夏水师堵在了巴达维亚的港口之中。 尽管此时荷兰人在巴达维亚还有棱堡以及不少炮台,不过面华夏人的32磅炮,他们知道坚持不了太久。 既然打不过那就只有谈判了。 这个重任只能交给此前去北京同华夏谈判的普特曼斯了。 由于献上了郁金香,如今的普特曼斯已经变成了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二号人物了。 这种城下之盟,荷兰人自然是要大出血的。 临危受命的普特曼斯只得亲自来到勃固港,向华夏皇帝李献忠乞和了。 华夏扩张的步子迈的实在是有些大,无论是财力还是人力其实都有些跟不上了。 李献忠固然可以自己抢了巴达维亚,将整个荷属东印度群岛吞下。 但是这样一来,同欧洲的贸易必然会中断,对华夏的财政影响极大。 毕竟现在华夏的商队还没有打开同欧洲的直接贸易,还是要依靠荷兰人进行中转贸易。 而且其他欧洲国家很可能抱团针对华夏。 最终李献忠还是决定放荷兰人一马。 荷兰割让马来半岛以及苏门答腊岛,并且赔偿华夏1000万荷兰盾,相当于白银390万两。 华夏释放所有的荷兰俘虏,并且允许荷兰人将自己的财产带到巴达维亚。 华夏继续同荷兰保持贸易关系,此前双方达成的贸易协定不变。 华夏增开马六甲同勃固两个商港,荷兰允许华夏的商船停靠荷兰巴达维亚以及开普敦等地。 虽然荷兰人的损失很大,但好歹没有被赶出东南亚,并且保留了同华夏贸易的权利。 当然了,李献忠不会放过同荷兰狼狈为奸的英国。 华夏的战舰很快就开到了印度东海岸的加尔各答以及马德拉斯等地。 印度东印度公司,最终被迫割让了加尔各答,以及赔偿华夏400万荷兰盾。 得到加尔各答后,华夏顺便打通了从缅甸到加尔各答的陆上通道,将印度的东北部划到了华夏的版图。 毕竟印度这只“大肥羊”,李献忠不能让英国人给独吞了。 如今的印度内陆仍然是莫卧儿帝国,沿海地区则是由葡萄牙、英国同华夏三家共同瓜分。 其中葡萄牙控制着印度的西海岸,英国控制东南海岸,华夏控制东北部。 解决完了同荷兰人已经英国人的纠纷后,已经十一月了,李献忠便启程回京师了。 至于中南半岛上的最后两颗钉子暹罗同老挝,李献忠则是将他们留给李定国同孙传庭了。 相信最多半年后,整个中南半岛就会全部成为华夏的领土。 感谢各位书友月票、推荐票、追订支持!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