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如果没有我们的帮助,你们打算什么时候解决隐身涂层的问题?” 听到这话,萨沙愣了一愣。 “隐身涂层.不管什么时候,我们总会解决的!” “我是说,什么时候?” 杨伟继续重复着他的问题。 “一年,也许两年,或许五年十年!但我们总会解决的!” 萨沙的表情坚决,就好像他已经为这个远大的目标做好了计划似的。 杨伟的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随后,他继续问道: “好吧,隐身涂层并不算多困难的事情,你们确实能够解决——5年吧,我们就这么算。” “那么,PAK FA机体的问题呢?你也知道,PAK FA现在在机体强度上存在很大问题,主要原因是材料不过关、设计缺陷大,对吧?” “这个问题,你们打算花多少时间来解决?” “.没有你们,五年之内我们也能解决。” 这一次,萨沙没有绕弯,而是直截了当地回答道。 “发动机呢?一款四代机,总不能继续用你们那老掉牙的三转子发动机吧?” “不,这个你不用回答我了,因为我知道答案——至少10年,甚至二十年,你们才有机会研发出下一代的航空发动机。” “而且,这款机器的实际性能还不可知。” 听到杨伟的话,萨沙下意识地想要反驳,但却被杨伟挥手制止。 “萨沙先生,你不用急着反驳我,因为我还有问题。” “发动机的问题解决了,液压系统呢?航电呢?飞控呢?雷达呢?” “一款成熟的四代机所需要的一切呢?” “高机动性,高态势感知,高隐身性,至少在这三点上,你们根本没有能力自己去实现。” “所以,你现在明白了吗?萨沙先生?” “你说的对,这次的项目本来就不是公平的项目合作。” “但不公平的地方在于:我们给你们的太多了!” “你以为我们真的需要图-160的技术吗?不,哪怕没有这些东西,我们也能造出自己的战略轰炸机。” “但反过来说,如果你们没有我们,PAK FA项目就绝对不可能顺利进行下去。” “按照你们原来的设计,哪怕它造出来了,也只不过是一架四不像的战斗机罢了。” 这番话说完,萨沙仿佛被一盆冷水从头上浇了下去。 他突然冷静下来。 是的,对方说的一点错都没有。 没有了图160的技术,他们仍然能造出H-20,充其量只是需要花费更多时间而已。 但如果没有了歼二十二的技术援助,己方还能造出PAK FA、或者私下里的另一个名字“su-57”吗? 不,那不可能。 因为,己方和华夏,有一个重大的差异。 那就是,在军工这一个领域,双方的运动趋势是不一样的。 对方始终在前进、在上升,一个一个新的基础技术产生,都为他们的发展提供着动力,所以,他们等得起,也可以等。 但己方呢? 从苏联解体之后算起,已经有多少年,没有见过突破性的技术进步了? 当年威名赫赫的图波列夫所,现在甚至连一架图-160都不能完整地复刻出来了。 诚然,这其中有复杂的经济、社会因素。 但不可否认,在这个军工领域,前苏联留下来的老本,已经快要被吃完了。 而PAK FA项目,不就是要在这些老本吃完之前,为这个国家的军工事业,注入一些新的活力吗? 如果连这个项目都做不下来,失去了“续命”的最后一次机会,那会发生什么? 火,会燃尽的。 萨沙下意识地咬了咬牙。 自己明明知道这一点的,但却因为一直以来的傲慢,而被蒙蔽了. 他的背上瞬间冒起了冷汗。 就像助理所说的,如果因为自己的举动,导致整个项目受损的话,影响的范围,可绝对不只是自己眼前看到的那么大 完了。 他的眼神在一瞬间便起了变化。 他看向面前的杨伟,有些结巴地说道: “PAK FA的成果绝对不会是一架落后的三代半战机,它必须是四代机。” “你说了算吗?” 杨伟调侃地问道。 萨沙面色一凝,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回答。 是啊,我说了算吗? 算个屁啊! 马罗科夫说了也不算,联合航空说了也不算,甚至整个俄国说了都不算。 真正说了算的,是手里握着四代机技术的华夏 他们愿意把这个项目做到什么程度,那么这个项目就能做到什么程度。 他们想让PAK FA多先进,PAK FA就会有多先进。 但这一切的前提是己方不能让他们感受到哪怕一丁点的威胁。 萨沙悟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