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可惜现在时间不允许,只能从简。 张神婆拉着李老太去里间洗漱去了,再出来时,二人都已经洗过脸面,梳好头发。 李老太甚至穿上一件不太合身的寿衣。 张神婆说,这是防止她魂魄被拉过去,被阴间的诡物认出是活人。 接下来就是写阴状。 因为是下呈上,不能马虎。 首先是注明要呈递的阴司,向神明恭请圣安,然后上下皆留空,再将自己要申述的冤屈清楚写上,事情起因经过结果等,加上作恶人姓名年龄性别罪名等信息。 然而李老太一家,并不清楚害死他们小儿子的是谁,就只能写上李老太个人身份信息,再注明委托谁家弟子写的诉状,恭请神明定夺。最后还要加上赞美宝诰。 这样就是一份合格的阴状。 各地各派可能在格式上会有差异,毕竟供奉的神仙不一样,不过大体上是一致的,都是力求能够将阴状呈送到阴司大神手中。 李老太不会写自己名字,张神婆就帮她写好后,再拿一根消过毒的银针,刺穿她大拇指,挤出一滴鲜血,按一个血手指印在诉状上。 …… 到这一步,李老太反而放松了。 “嫂啊,还有什么要说的吗?”张神婆问。 李老太想了想:“那,怎么知道有没有送到城隍爷,或者其他阴司大神手里?” 张神婆笑笑,拿出一对爻杯,立在法坛上。 “如果送到了,神自然会给出指示。圣杯也好,阴杯也罢,都是神的意思,更改不了,怎么丢都一样。” 李老太点点头,不再说话。 张神婆拿出火盆,点燃香烛,摆好法坛。 说一句:“我要烧了。” 便将阴状凑到烛火上点燃。 三人看着写满字的黄纸燃烧殆尽,化作黑灰,紧张得屏住呼吸。 突然,啪嗒一声。 “爻杯!!” 李老太的大儿子惊呼。 两位老太太连忙看过去,只见法坛上本来合拢立着的爻杯,此刻已经摔开,一阴一阳,呈圣杯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