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三章 前世今生-《三国第一强兵》
第(3/3)页
等时过境迁,再回过头想想,王羽也必须得承认,虽然有客观因素的影响,但他似乎从一开始就没有过与对方和解的意思。这不是睚眦必报那么简单。王羽觉得自己是把前世的经历,代入到这一世了。
他被人打黑枪,是因为他路见不平,搅了某个或某几个衙内的好事。而一线战士积功不得晋升,死后的抚恤也了近于无的不公平现象,也让他心生愤懑。
他和他的战友听起来似乎很威风,其实在那些真正的大人物眼中,连棋子都算不上。就是一堆消耗品,消耗没了,就再换一批便是。
所以,王羽这种本领和脾气差不多大,给他们添了很多堵,没法调教的刺头就很没有存在的价值了。一个兵再厉害有什么用?总不会比十个,一百个还强吧?就算是十个一百个,又有什么了不起的?还不是一群不值钱的大头兵?
王羽思考了很久,最后在他召集众人,宣布不称帝的决定前。他终于看明白了自己的内心——自己最厌恶的,不是门阀。不是胡虏,而是流传千年,荼毒百世的官僚制度!
不称帝,只是消灭官僚制度的开始。
当不当皇帝无所谓,反正权柄拿在手里,不当皇帝别人也抢不走,除此之外。当皇帝的好处,似乎也只有合法的开后宫,将江山世代传下去。以及一些荣耀、名声之类的东西罢了。
王羽不在乎这些,反正不当皇帝,媳妇也成群结队了,真要后宫佳丽三千,能不能记住人都是个问题,有啥好憧憬的?
若是当了皇帝,就别提什么消灭官僚制度了,皇帝本身就是最大的官僚。放着一个傀儡皇帝无所谓,家天下的集权国家,有几个不是持续内耗,最后在内乱中崩塌的?如果自己回到两千年前,就是为了重复历史,那还有什么意义呢?
其他的,就和张方说的差不多了。
不当皇帝,就不需要搞鸟尽弓藏那一套,也不用担心内耗甚至内乱,以华夏的底蕴,只要不自己给自己拖后腿,还需要担心不能变得无比强大吗?
王羽最希望看到的,不是自己扫平群雄,让这个时代的英杰们跪在自己面前,为奴为仆来找成就感。他更希望看到这些人活到乱世结束,在更大的舞台上绽放光芒,将汉军的大旗插到阳光能照耀到的每一个角落。
这,才是他提出平北策,立誓不称帝的初衷。
没想到,第一个道出自己心意的不是贾诩、田丰,或是卧龙凤雏,反而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王羽在心里自嘲一笑,自己的心态,果然还是更接近小人物啊。
倒是这位张方,眼力和口才都不错,倒是可以考虑派点用场,以目前的形势而论,最合适他的就是……
就在这时,病帐内突然有了动静。与此同时,远处一阵铁甲铿锵声快速接近,王羽百忙中回头看了一眼,发现正是诸葛亮等人联袂而来。
不及多想,王羽转过头来,正见帐门微动,被人掀起,然后露出了张宁满是疲惫,却带着微笑的俏脸。
王羽一颗心终于落地,将张宁原本就很好听的声音听在耳中,更是有如天籁一般:“没事了,两人都没事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ps: 不称帝的坑,又填了一次,小鱼也知道那是个坑,但没办法,小鱼自己就是**丝的心态,更喜欢从小人物的角度思考问题,想了很久,还是这么写了。
反正吧,不称帝之后的帝国模式已经初见端详了,小鱼自己倒是觉得挺神往的,也不知道大家喜不喜欢,反正写不称帝的时候,是被骂得挺惨的。
不管怎么样,执政理念就不多写了,后面还是以权谋、战争为主,还会有一些种田的情节。至于海外开拓的情节会不会写,真心不好说,那个不好写啊,怕大家不喜欢就完蛋了。
还有居庸之战那里,小鱼卖了个不算关子的关子,其实本书的大部分战事,都是有例子可循的,若大家都有兴趣,不妨在书评区留言,回头小鱼可以列个表对照,看看咱们是不是想一起去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