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章 订单交接问题-《武器专家》
第(2/3)页
“南非,尼坦国通过中东那边,在我这里订了一些‘爱国者’,到时候我需要人帮我送过去。”范毅事务繁多,徐子陵也不绕弯子,“除了正常的税收,一路所需的花费由军工厂来负担,而且会额外的拿出一笔钱来投入到基金里面,当做我们的一点小意思。”
从叙国回来的那次,考虑到利剑退伍人员的待遇,当时徐子陵就考虑拿出其中的一部分钱出来,投入到军工厂然后以红利的方式,来补贴队员的福利,但后来考虑到相关问题,最终没能实施,改成了成立一个退伍军人基金,由军工厂拿出一部分收益出来,来维持这个基金,而服务的对象也由单独只对利剑,变成了利剑为主,同时也帮助其他部队退役或者伤残的军人,不过由于基金才发展起来,能够帮助的人群还不多。
而徐子陵和范毅所说的基金,就是这个基金。
这个基金完全就是一个公益性质的,国家有国家的难度,一年就那么多军费,有些事情做不到完美是正常的,而这样的基金会在国内这也并不是第一个,只不过不像军工厂有这么大的规模而已,对此,军委是乐见其成的,因为从某方面来说,这也是帮了他们的忙,所以军工厂一提出,上面就同意了,徐子陵说把这次的一部分收益投入到基金中来,范毅也是乐意接受的。
“这个没问题,国家现在和非洲的贸易不少,随时能够安排。”范毅在电话那头考虑了一下,很快就答应了下来。
有了范毅的答复,运输方面是不要他来操心了,但徐子陵由此也发现了其中的问题,那就是军工厂没有自己的货运渠道,这对将来的发展是一个严重的制约。
“看来要找个合适的海运公司。”
心中打定了主意,他就出了办公室,准备去前面办公楼把爱国者的事情说一声。
一件小事,他也没觉得有必要召开会议,来到杨若兰的办公室,然后打电话通知了王建,刘龙和聂云杰过来,把订单的事情告诉了他们。
对徐子陵这种能耐,大家毫不惊讶,刘龙和聂云杰是后加入的,但也知道之前军工厂就弄过一批爱国者了,有了之前的生产经验,根本不需担心弄不出来,两人也没提出什么问题来,只问了交货时间,众人就表示没问题。
几人离开下去安排了,因为刘欣在,徐子陵也没好意思和杨若兰亲热,聊了几句,又调笑了刘欣一番,说林建斌怎么没来,他就出门去了楼上自己老爸的办公室。
进去的时候,正好碰上赵叔也在,于是他就把需要生产一批爱国者的事情告诉了他们。
“老赵,人员能安排得过来?”当徐子陵说出他已经把消息告诉给王建他们了,徐浩然还是朝赵叔问了起来,毕竟他才是负责生产的总负责人。
“没问题,枪械那边现在不忙,抽点人手出来就行,具体王建小子会安排好的。”以前军工厂完全靠赵叔一个人看着,但随着快速的发展,他有些应付不过来了,幸好有了王建的帮忙,倒让他轻松不少,而他本来又不是争权夺利的人,一些小事自然是放手让王建去安排,他正好乐得有点清闲的时光。“我跟你们说,干脆让王建这小子退学过来帮我得了,反正在学校学到的东西,还不如这里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