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章 成立-《武器专家》


    第(2/3)页

    虽然还没有最终答案,不过初审过了,这就是好消息,所以徐子陵也是相当的满意的,对两老也是相当的感激,因为他知道,这些事情要是他去办的话,肯定是没有那么快的。

    至于技术交流机构的事情,三人也商量了一下,最后决定先由黄老和李老两人出面,以科大材料实验室和武器研究所两大科研部门的名义向国内各大科研机构发出邀请,试试他们对相关成立机构的事情怎么看。

    有两老院士的名气,又有两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的名头,相关的科研机构当然会给面子的。

    当邀请发出,国内大部分的研究所,实验室都派出了重要的人员参加了在星城召开的交流会议。

    当时徐子陵忙着重型运输机的事情,而且他也不喜欢出风头的事情,这次的会议他并没有参加,而是让实验室的负责人过去了。

    会议开的很是圆满,当然最主要的还是黄老和李老透露出红星军工厂实验室会拿出一些技术出来共享,从而吸引了众多人的目光。

    要不然说是让他们各自拿出技术出来和别人共享,那么这个建议肯定不是他们感兴趣的。

    “枭龙”的出现,平常老百姓不一定知道它的由来,但在这个行业里面的人,有谁不知道国内出了一个红星军工厂?

    这次徐子陵拿出来的几项技术里面,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动力方面的,要运用这个技术生产的发动机,虽然达不到“枭龙”上面的水平,但比原本的整体性能最少要有百分之八的提高。

    这样一个数据虽然不高,但这只是一个小方面的技术罢了,要是根据这项技术,从而开发出其他的技术,那么这个作用就更大了,更何况能提高这样一个数据在航空发动机领域里面已经是想当不错的了。

    如是在两老又提出红星军工厂会不定期陆续提供相关技术出来,仅仅要求这个机构里面的成员机构能拿相关技术免费使用,只是不能用商业用途卖给别人时,参与会议的众人一个都没有再请示上级,当场就同意共同建立一个技术交流机构来。

    这些人是欢喜了,但也有不痛快的。

    就比如说某材料研究所,当时黄老和李老邀请的都是国内有名的一些军工或者特种材料研究机构,这家材料研究所并不怎么出名,但在国内的行业里面,还是有一点名气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