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谋划-《食全食美》


    第(1/3)页

    这是苏北海第二次见师雁行。

    中间隔了没几天,  可他还是隐约觉得这个姑娘又锋利了一点。

    就像南边林子里的春笋,只要沐浴一点阳光雨露,就会钻破土层、顶翻石头,发疯一样往上长。

    他试探着说怎么这么巧。

    师雁行就笑,  笑得非常坦荡。

    “确实是无巧不成书,  如今天气渐热,  买卖不大好做了,市面上又不缺各色雪饮冰水儿,  我们小小新店争不过,  总要想个法儿重新带起来才好。”

    买卖不好做吗?

    不见得。

    但师雁行确实不想跟人家卖同样烂大街的饮品,赚的既少,  还容易引发恶性竞争,  破坏邻里关系。

    尝了雪糕之后,  苏北海还特意打发人去查了这几个月师家好味的缴税簿子,然后惊讶地发现,  店面虽小,可最近的营业额竟直逼城中部分中等酒楼了。

    苏北海不太相信什么巧合,  因为细细掰开来看,世上的一切巧合都不过是筹谋已久。

    但真相已经无所谓了。

    只要这个人有用,  无论是男是女是老是少,苏北海都敢用,  都要用。

    “过几日有几位要紧的大人要来,  天气炎热,恐他们食欲不振,你既进上来雪糕,  相必也有别的法儿……”

    苏北海说的比较含蓄,  但最后一句,  却很有压迫感。

    “我知道你不比同龄人浮躁轻狂,是个有主意有胆色的,务必要办得漂漂亮亮。”

    “有大人日夜为全县百姓操劳,大家伙才能太平过日子,民女既然是这县里的人,那为大人排忧解难就是民女的本分,但有所需,大人只管吩咐。”

    师雁行郑重道。

    这话虽有拍马屁的嫌疑,可也还不算太假。

    苏北海确实算得上一位尽职尽责的官。

    今年北方各地雨水都不多,五公县虽然没有闹旱灾,但不少地方也出现了争抢水源灌溉的情况。

    苏北海知道后就命人组织安排轮流灌溉,防止骚乱,又在各地挖掘水池积蓄雨水,总算熬了过去。

    根据各处报上来的估算,今年五公县的粮食收成应该不会有太大减产。

    不减产,百姓们就能活下去,继续过太平日子。

    有外地典儿卖女的惨例在前,苏北海的政绩显得尤为可贵。

    苏北海对师雁行的识时务很满意,问她有什么打算。

    师雁行想了一回,说:“既然是夏日,那必然要以清热解暑为主,民女店里的凉皮凉面和这雪糕都可以上。但那贵客远道而来,又是这样大热的天,体力消耗严重,没有荤菜也是不成的,恕民女冒昧,敢问要招待几位?饮食有何禁忌、喜好?或者说仙乡何处?”

    苏北海只是县令,来的却是京官,他还真未必知道对方多少底细。

    但至少籍贯应该打听过了吧?

    “三位,”苏北海道,“禁忌喜好不详,籍贯么……”

    查粮队伍中的其他人都可以不管,唯独这三位上官,一定要伺候好了。

    师雁行掏出小本本仔细记下。

    其实也没什么可记的,因为苏北海确实如自己所料,知道的有限。

    一共三位官员,分别来自天南海北不同地方,究竟是巧合还是朝廷也怕他们三人相互勾连,就是仁者见仁了。

    既然籍贯不同,那么他们口味差异的可能性很高,一套菜走天下的法子行不通了。

    师雁行现场在心里列了十几个菜,分别把各道菜的造型和突出口味向苏北海做了介绍。

    “这几样菜里酸甜苦辣都有,荤素也齐备,但具体贵客们喜欢什么,还要靠大人洞察,民女好随时更改。”

    问是不能问的,估计人家也不会说,这不明明白白给了行贿的空子吗?

    那么就只能苏北海亲自陪餐,暗中观察总结。

    苏北海没有意见。

    若连一点察言观色的本事都没有,还做的什么官?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师雁行加重了语气,“希望大人能在贵客到达之后尽快探知他们日常是否能够饮用牛乳。”

    目前看来,雪糕系列就是主打了,但前提是客人们能吃。

    苏北海一怔,“有什么说法?”

    “大人想必听说过风疹吧,”师雁行不厌其烦地强调食物过敏问题,“正如这风疹,有人天生吹不得风,有人天生吃不得腥,也有人天生就受不得牛乳。”

    苏北海和他熟悉的人都没有明显的过敏食物,之前虽然也听说有人吃不得什么,却从未想到牛乳这种补养之物也会在其中。

    普通人家未必喝得起牛乳,便是喝出问题来的,想必也不会四处宣扬,病例一少,常人不知道很正常。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