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各自精彩-《重来1976》
            
            
            
                
    第(2/3)页
    因为固定资产的投入太庞大了,如果产能超过市场的预期,那简直就是灾难了。
    所以,眼下的产能有点跟不上也是正常的。
    半年后,无纺布厂就将展开二期建设,继续扩大产能。
    而再过一两年后就将有三期建设。
    这是当初建厂时,刘清涛和淮东亮他们都规划好了的。
    同时,完成三期建设后,无纺布厂会连带生产喷胶棉、粘合衬之类产品。
    到那个时候,无纺布厂的生产成本会大大降低。
    利润则会直线上升。
    有了无纺布厂这个强大的后盾,衬衫厂似乎也应该加速发展了。
    在无纺布厂注资那会儿,刘清涛也顺便把衬衫厂更名了。
    东风衬衫厂改名叫东风制衣厂。
    景厂长、刘清涛、淮东亮他们几个人在一起商议了一番。
    一度想开辟西装生产线。
    可他们核算成本一看。
    这西装生产线成本太高了。
    衬衫厂的机器比较简单,全厂的设备加起来,价值还不到100万。
    而西装生产的机器设备加起来至少得500万。
    生产周期也比较长。
    资金回笼周期当然也很漫长。
    所以,没等白客喊停,他们自己就暂停了。
    这也让白客有几分惊喜。
    这说明自己的团队已经具备敏锐清醒的商业眼光了。
    眼下,衬衫厂的一位老友正在陷入这样的泥沼中。
    像上一世一样,最早的改革家步鑫声老爷子在衬衫厂刚刚发展起来的时候,又开始大手笔地投产西装生产线了。
    按照前世的规律,白客知道老爷子这是作死的节奏。
    其实,上一次跟老爷子见面时,白客就给他打过边鼓,说步子迈大扯着蛋。
    老爷子当初也是认同的。
    可老爷子还是照着上一世的路数发展去了。
    他的衬衫帝国崩盘也是早晚的事儿。
    这期间,白客还给老爷子写了几封信规劝。
    但还是无济于事。
    后来白客才发现,步老爷子迈大步子很大程度是地方政府要求他这样做的,地方政府急于想扩大政绩。
    就这样,步老爷子一骑绝尘。
    眼瞅着6000平米的西装大厦开工了。
    30万套西装生产线也上马了。
    事已如此,白客还是写信叮嘱老爷子几句。
    根据上一世的规律。
    压垮步老爷子这匹大骆驼的的几根稻草中,有一根是基建。
    步老爷子不像白客手里有建筑公司。
    他找的建筑队拖延了工期,令他的现金流雪上加霜。
    最后完全断裂。
    东风制衣厂虽然暂时没敢上马西装项目。
    但稍微还是增加了点其他项目。
    一是夹克衫,二是童装。
    后者是白客的建议。
    眼下,第一批八零后们即将登上历史舞台了。
    他们都是独生子女。
    他们的父母甚至爷爷奶奶也愿意在他们身上花钱。
    眼下的童装厂其实也不少,但都很不起眼儿,大家没把这个市场放在眼里。
    因为以前的消费群体六零后、七零后们都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他们都不知道,新的时代正悄然来临。
    投产童装和夹克衫,其实还有一个主要原因。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