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一呼百应,培育阶段-《梦起东方》
第(2/3)页
听见父子间争吵,走廊里炒菜的夫人,转身推门进来。问明了原因,她选择支持儿子:“陈老师家的小子,刚刚参加完大使馆酒会,回来得瑟的不得了!他和咱家明明,可是争过静静的。未来儿媳妇要是跑了,到时你得给我负责!”
到了日子,友谊宾馆外面,见到接待之人,王老师有点尴尬:“明明、静静,这是故宫的甄老师,你们过来问候一声。”
甄家二叔,小声安慰老王:“用不着尴尬,比你早来的人,不少人带着孩子呐!举办人说了——带谁来都可以,楼上座谈会,楼下茶话会!”
这年头,大家都缺油水,除了先天体质,很少有体胖的人。美食酒水袭来,很多人顾不得体面,开始胡吃海塞起来。
王老师懂养生,吃了个半饱后,嘱咐儿子要节制,就带小刘上楼开会。时间还没到,人还没聚齐,有的在聊天,有的在研究资料。
讨了一份会议材料,老王小刘研究起来。乾隆粉彩、成化斗彩、汝窑天青,作为瓷器专家,王老师有点合不拢嘴:“毅夫博物馆,到底什么背景,竟然能汇聚这么多珍品?”
座谈会正式开始,在林毅的要求下,只介绍了交易背景,并没介绍他本人。香港劫案不少,越南匪帮的突袭,至今还记忆犹新,大老板不想被人盯上。
听说100万件古玩,国家卖了10亿美元,有人惊叹连连,也有人捶胸顿足。一位龙姓老人,直接拍案而起:“真是崽卖爷田心不疼!这么多好东西,你们竟然统统卖了?有的古董,首都只有一件,难道我们要研究,还得特意跑外地?”
被人这么撅,文管局头头很不高兴。但是龙老的儿子,在中央办公厅工作,声音可以直达天听,他只好耐心安抚:“对方是爱国港商,已经郑重承诺,珍品不会出境。”
会议厅很大,现场人很多,甄其美调大了扬声器,一下就盖过了龙老气势:“这次请大家来,就是希望分清楚,哪些文化价值高,属于珍品不宜离境,哪些只是普通古玩?”
“同时,毅夫博物馆提供课题,丝绸之路、夏商周断代、敦煌学研究、西夏文破译,希望大家共同努力,把古玩的文化历史价值,真正能够开发出来。毅夫先生承诺,大禹基金的投入,每年不会少于1个亿!”
听到数字,王老师眼睛都瞪圆了。国家经济困难,急需发展的理工,现在都在等米下锅。各类文科课题,简直就要扎脖上吊了。
能批准个千八百块的,申请人都要感恩戴德!不过这么点钱,复印机都用不起,能手抄就手抄,能理论研究的,就不出去实践调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