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心理重建,矛盾决议-《梦起东方》
第(2/3)页
送她们上飞机时,林毅叮嘱道:“香江那边,我会发动关系网,聘请优秀的私人心理医师,然后送过太平洋。”
送走了亲人,在彭大哥陪伴下,林毅开始逛起了唐山。京津唐地区,前二者他都去过,只有后者没来过,或者说只去过曹妃甸,算是过门而不入吧!
虽然经过数年重建,但大地震的伤疤,仍然没有完全抚平。遗留的残骸和危房,与周围的崭新建筑,形成了强烈对比。
见林毅皱着眉头,以为他在努力回忆,彭大哥劝解道:“其实,想不起来也没什么。有些黑色记忆,想起来反而更痛苦。”
林毅没有接话,他看见了一家文物商店,便抬脚走了进去。
陪同的外事人员介绍后,店员仍然表现紧张,她悄声跟郑副处长说:“接待外宾的事情,通常都是京沪穗的文物商店,我还从来没有见过呢!”
郑副处长严肃纠正:“你要注意,香港不是外国,港商只等同外宾待遇。你这样不行,还是叫经理来吧。”
经理是个干瘦老者,不像那位年轻女店员,外事纪律要求的严肃友好、不卑不亢,他把握得十分到位:“国家给了政策,TS市的文物商店,这几年的销售所得,全都用于灾区重建。先生的购买行为,等同参与慈善拍卖。”
这话说的动听,林毅大手一挥:“这里的古玩,我全都买了。身为游子,我愿为家乡尽力。唐山这么大,文物商店不止一家吧?请经理代为通知,所有文物我全包圆。”
这时的古玩,价格才几十上百,单位还是人民币,是投资的无上佳品!遇到这种好事,林毅当然不会错过。
但是统计过后,藏品足有上万件。一时之间,林毅还真不知道怎么处理,只好暂时寄存在文物商店仓库,同时又贡献了一笔保管费。
唐山跟首都之间,距离也就一百多公里。林毅马上决定,赶快过去扫货。改革开放半年多,涌来游客大几百万,说不定已经有人发现了商机。
果然,无论是荣宝斋、友谊商店,还是首都文物公司,客人都不在少数。卖货需要排队,买货需要等待。虽然这里明码实价,但喧嚣之声不绝于耳。
不同于琉璃厂地摊儿,这里专家过手,可以保证货真价实,客人感觉更托底。但要说童叟无欺,那可并不见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