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过年回家,匆匆而过-《梦起东方》
第(2/3)页
等大家笑完,乔咏兰温婉有礼:“这里依山傍海、云蒸霞蔚,主人借给我们写作,灵感当然是源源不绝!半年时间、精雕细琢,现代玄幻开山作,毅哥赐个好名字吧!”
“就叫《儒道至圣》吧!”
写作的事情,林毅并没参与,所以情节没有相似性。但两部小说中,家国天下的情怀,一样令人热血澎湃。
送走客人后,向阳花迫不及待,开始搜索大陆消息。
拿起《南洋观察报》,林毅指着文章说:“去年年末,大陆动作不少。商务印书馆出版《为什么不是最好的?》,这是美国总统卡特写的书。同一时间,还首播了外国电视剧。”
女孩眼中放光:“那英国和美国,解除对大陆的海上封锁,就是一种外交回馈喽?”
林毅翻到教育版:“还有去年10月,大陆恢复高考。570万考生,录取了27万。以老婆的功底,要是坚持到现在,保准也是老三届中的一员。”
向阳花并不关心这些,而在想另一件事儿:“这么说,很快我就能回家,就能看到妈妈啦?三年了,都没能看上一眼,更不用说给她扫墓了!”
妻子眼泛泪花、语带哽咽,林毅大生怜惜之心,搂进怀中轻声安慰:“中美都是大国,转身没有那么快。等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完,咱们就归乡探望岳母。大概还有一年,所以别急着告诉岳父。”
“嗯,这一年,我会一个人扛,不让阿爸担心!”
“不,咱们俩一起扛!”
年前不办公,忙完了家中事,林毅并不急于工作。但是,大澳私立小学,离得实在太近,所以溜达散步中,他已经走到了跟前。这是慈善事业,应该不算工作。
“我说关大爷,您这校长升格了呀!学校门口的牌匾,怎么多了中学字样?”
“今年香港,要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咱们领先一步,让以往的辍学生,有个能补习的地方!”
寒假中的私塾,老人独自一人,在院中进行器械锻炼。头上蒸蒸热气,尽显壮年活力,一点没有56岁的样子。
林毅希望自己年老时,也能有这样的体魄,不过他没有跑题:“大禹基金,去年500万投资,至少赚了200万。这又不是公司,没必要进行积累,所以该花您就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