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换换心情,研发团队-《梦起东方》
第(2/3)页
介绍完管理团队,众人一边参观工厂,一边交流工作信息。
美国、RB、新加坡,几家分厂,林毅已经转了个遍。美国散漫,RB拼命,这里敬业。
残次品概率,就属美国最高。看来大洋那边,以后弄弄高科技,制造业最好转移过来。林毅一边参观,一边做了决定。
参观完工厂,林毅回到宾馆。他常看的报纸和杂志,都已经准备齐全。看来那位助理先生,真是个贴心之人。
《南洋观察家》,林毅自己的杂志。看了大生亲切感,当然享有优先权。
对于媒体,新加坡管控严厉。但是乔安邦那人,一向标榜中立,所以融入这里没问题。
不过立足这里,却是因为林毅的灵感。总结亚洲四小龙经验,提供‘发财秘籍’,让他的报纸和杂志,在东南亚大受欢迎。
不过,乔安邦也有野心。他突破四小龙的局限,把审视的目光,扩展到了德国和RB。
杂志上有篇长文,一下就引起了关注。林毅仔细阅读,这是一篇车企文章,讲的是美德日,三国汽车争霸战。
因为能解决庞大就业,所以这三国车企,都有政府做靠山。这一点打了个平手,但其他方面就不同了。
美国那边,所有的零部件,全都自己生产。而德日两国,非核心部件,全都外包给协作工厂。
红方,一家车企,就要包打天下,并且吃尽所有利润。蓝方,充分调动社会资源,依靠更广泛的社会分工。
人多力量大,难怪在行业战争中,美国车企节节败退。而且,独食吃得太过,就连美国媒体,都经常‘崇洋媚外’。
从前一家企业,都是内部强调合作,外部强调竞争。
而现在不同了,无论内部还是外部,都是既有竞争,又有合作。
德日车企,利益共同体,建立基础更加广泛,力量自然更加强大!
林毅深有感悟,突然找到了方向。他的电玩主机,也应该集结力量,形成利益共同体。分摊开发资金,减轻他的压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