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回 魔灵蠢动-《圣者为凰》
第(3/3)页
杨戬便要告辞,临行前,又问殷郊:“不知殿下在何处落脚?带有空闲杨戬登门拜访。”
“好说。”殷郊答道:“山海境梵净山,随时恭候真君。”
一月之后,杨戬果然寻到这梵净山。半山腰的天心洞已经被殷郊修葺一新,外有门户,后有庭院,别致非常。
“昆仑山杨戬拜见殷郊殿下!”一个声音在门外响起。
殷郊此时正在后山的庭院里背着手,仰头观看一株参天古树,这株菩提树是殷郊问接引道人从须弥山要来种在此处的。听到有人在洞外叫门,殷郊示意共工前去迎接,共工便引着杨戬来到后山庭院。
殷郊八百年前曾拜在阐教广成子门下,若按当年辈分,与杨戬乃是同宗同辈,故而二人也有些薄交。不过今日的殷郊已经能与圣人并肩而坐,且封印凤凰自是功德无量。杨戬见了也得毕恭毕敬打一稽首,口称:“昆仑山杨戬拜见殿下。”
殷郊见杨戬不卑不亢,将手一让旁边的石凳,道:“真君请坐。”杨戬也不推辞与殷郊相对而坐。乍一看,殷郊白发黑袍,杨戬是黑发白袍,二人一黑一白,倒是分明。
“我这荒山也没什么招待道友的,唯剩下这菩提树上结的菩提果子了。”殷郊说罢吩咐共工拿出铜盘打了几枚奉与二人,又取来一壶素酒,两只铜盏。
杨戬道了声谢,对殷郊说道:“想当初八百年前的封神大战,我与殿下曾经各为其主,也曾在战场上刀剑相对,没想到啊!如今也有坐在一起促膝长谈的一日!真是世事难料!”
殷郊开口道:“真君其实福缘不浅,能历了封神大战全身而退的寥寥无几。而你又经历了凤凰灭世这等鸿蒙大劫,如今安然无恙足见福缘深厚,日后修为不可限量。”
杨戬黯然轻笑一声:“不瞒殿下,昔日杨戬也是命运多舛,我父是人界大夏国的一个书生,而我娘却是天帝的亲妹妹。当年我娘不顾天条与父亲相爱,后来被天帝责罚,父亲身死,母亲被压在桃山。我发誓要向天报仇,这才拜在师父门下学成本领,再后来我劈山救母完了心愿。只是娘亲后来郁郁而终,杨戬孤苦无依便隐居山门,跟随师父一心求道了……”
殷郊这才知道杨戬原来有这一段身世,心思:‘昔日曾听广成子提起过,阐教门下有一人乃是天帝妹子瑶姬与大夏国书生杨君所生,曾劈山救母,震动六界。原来就是他……’恍然道:“如此说来,你是天帝的外甥,龙吉公主的堂兄了?”
杨戬点了点头,略带羡慕的感慨道:“道如渊海,玄之又玄,并非所有人都有殿下这般福缘。我生于大夏时,长殿下八百岁,等苦修至今也不过太乙金仙的境界,而殿下八百岁时便能身负盘古十大神器,与圣人比肩。让人羡慕。”说罢轻轻拿起铜盏一饮而尽。
殷郊淡淡一笑,“人生于天地之间,但求无愧于心。我昔日也只是一心想挽救大商,未曾料到会有今日的修为。不过听真君这一番说来,你我倒是有几分相似。你曾经独自对抗天庭,我也曾经力敌众圣,可惜结果都不太好。你失了双亲,我失了天下。既然你我都是经历了凡人不曾经历的悲苦的人,冷暖自知,何来羡慕?”说罢也拿起素酒一饮而尽了。
“哈哈哈!”杨戬大笑起来,点头道:“殿下所言有理。那这一盏就敬两个命运不凡的人!”说着端起酒盏与殷郊碰了一杯,各自饮了。
正在二人促膝攀谈之时却忽略了一个可怕的存在。当日殷郊在胎藏外与阿难陀大战之时,曾有几滴魔血溅在了诛仙剑上,被殷郊带回了这个鸿蒙。那时千手巨魔阿难陀被鸿钧和三大圣人围攻,退回了宇宙之海中的九幽冥空界;鸿钧又用太极轮封住了冥空界的出口,让其无法出来。但是众位圣人也没有想到,在打斗之时阿难陀已经感应到凤凰的存在,也知道凤凰拥有开启异界通道的神力,便将几滴魔血附在了殷郊的诛仙剑上,留了一条后路……
后来,殷郊将十大神器凝聚成一体拯救鸿蒙,压制了凤凰的破凰之力。那几滴魔血随着诛仙剑被震得灰飞烟灭,化作尘埃附在神器碎片四处飘散。直到五百年后,殷郊将十大神器再度聚合,诛仙剑重聚一体,这魔血才聚成一股,而后跟随殷郊来到天心洞,躲在了的岩缝中静待时机,期望有一日能够借凤凰的异界通道放出阿难陀的本体。
殷郊虽然不是圣人,但是有十大神器护身,魔血自然不敢招惹;而共工修为不够高,纵然被魔血操纵也不是殷郊的对手,反而会打草惊蛇被彻底消灭,故而一直不敢妄动。
然而今日,杨戬的出现让魔血感应到了他深埋在心底的对天帝的怨恨以及对修仙之道的怀疑;而且须弥山和昆仑山、碧游宫仅存的诸仙之中,这杨戬也是仅存的太乙金仙,精通八九玄功,道行不浅,正是个绝佳的‘躯壳’。
‘哼哼哼……时机终于到了!’一道阴沉而恐怖的声音在天心洞中回荡。
此刻有殷郊在场,魔血中阿难陀的魔灵不敢妄动,等杨戬辞了众仙回昆仑山时,却不知道魔灵已经悄悄的尾随而去……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