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筹措资金-《大富翁》


    第(1/3)页

    窗口市,机场附近的临时租赁的厂房里,谈话还在继续。

    “我还是不太相信国内的发展会有那么快,我知道高校里面有自动化专业,毕竟现在聘请的国内工程师就是在这些学校毕业的。”谈到了企业以后的发展,这种重要的战略性问题,袁光华非常的重视,赶紧跑去洗手间洗了把脸清醒一下,回来继续聊。

    苏景祯现在解释不了短短的二十年,国内的GDP从现在的第七一下就窜到了第二,这说出来没人信,就算是最乐观看待国内经济的人都没这样的信心。

    而为什么能蹿起来,这里面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国内培育了大批的知识人才,各个行业的,你都能找到相对应的人来去做具体的工作,而不是面对一群文盲欲哭无泪。

    不过这也有利有弊,有利的一方面先不说,弊端嘛,就是什么行业只要国内真心的想去做了,就迟早能把它做成烂白菜。

    拿碳素纤维来说吧,早年大概是在九八年前后,苏景祯自己买过个网球拍去锻炼,当时一个美帝的品牌,采用的就是所谓的碳纤拍框,八百多软妹币一个。

    到了十年后,苏景祯在一次逛街的途中,发现了同牌子的网球拍,还是碳素纤维的拍框的,要价只要两百多了,这还是进口品牌,要是国产品牌估计还能低个一百几十的。

    可想而知碳纤,特别是低端碳纤的行情被国内的厂家糟蹋成了什么样子,当然这方面苏景祯是喜闻乐见的,钱总不能让你歪果仁赚去了吧,大白菜大家抱着一起吃就是了。

    “不是说一流企业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卖技术、末流的做产品么,你就当我们现在就开始部署买技术好了。”苏景祯也不知道怎么劝服自己表舅,只能忽悠着来。

    “好像是有那么一点道理,那回头我可是要好好的整理那些日本人的资料,别不能让他们走的时候还带走了调试过程产生的资料。”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