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香港-《大富翁》


    第(2/3)页

    苏况这时候说话了:“秀霞,那我们就不要再客气了,中午我们请表哥吃饭就行了。”

    谁知道袁光华笑了笑说道:“今天估计是不行了,因为你们中午跟晚上的吃饭地方我都订好了,中午去稻香酒楼喝茶,晚饭去美心皇宫大酒楼吃海鲜。”

    这下可好了,一家三口都没话说了,最后还是蒋秀霞摇着头说:“表哥你这么客气,下次再来香港都不敢预先告诉你了。”

    “这有什么,我回去内地,你们请我不就完了么。”袁光华话是这么说,但在九十年代,内地的酒店也好,饭店也罢档次怎么比得上香港,袁光华这么说也就是让蒋秀霞一家心里舒服一点而已。

    吃完晚饭,苏况一家决定不逛夜街了,袁光华也没有邀请他们一家上自己家里去坐坐,于是大家就决定了回酒店,让苏景祯休息好,准备明天的考试。

    为什么袁光华没有要求客人去自己家,说起来也是让香港的普通民众比较尴尬的事,如果说香港人在九十年代可以在衣食住行上面全面碾压内地群众的话,衣食行这三方面还毫无争议的,但唯一在住的方面有点不是那么有底气。

    也不是说比不上内地,九十年代的内地,绝大部分的群众在住的方面还比较落后,很多家庭也是三代同堂挤在二三十平的小房子里面,但香港的老百姓也好不到哪里去。

    地窄人多,加上港英政府每年只有少量的地皮出让,让香港的楼价屡创新高,基本每年都在全球前十里面晃荡,地价高企,老百姓就遭殃了,虽然人均收入比内地的群众高很多,但在住这一方面,并没有太多的优势,同样有很多几代同堂挤在几十平的房子里面。

    在香港千尺的单位就敢叫豪宅,一千平方英尺相当于多少平米呢?一百,一百平的房子,在香港就是豪宅,要是能面海,那就更是豪宅中的战斗机了。

    袁光华父母都在铜关镇,他是在七十年代末期偷渡到香港投奔香港的亲戚的,虽然说这几年也赚了些钱,但房子并没有换,还是一个只有十几平的小单元,所以也不好意思请苏况一家上门去坐坐,再说以前苏况一家也到过他家,认了门就行了,没必要再去。

    “表舅你是没收拾好家里的卫生吧?都不好意思带我们上去?”苏景祯开玩笑的一句话可能说中了袁光华不带他们上门的原因,这从袁光华讪讪而笑的表情或许可以猜出来。

    苏景祯不知道的是,苏况俩口子回房以后,蒋秀霞就拉着丈夫嘀咕起来:“阿况,你说光华表哥都快四十岁了,还不结婚,女朋友也是经常换,家里都没一个持家的女人,这样可不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