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重用新人-《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第(2/3)页

    因为他俩知道,出现这种情况并不稀奇,谁叫他们资浅望轻?

    难不成他们还能与其他将领大吵一架?

    不说如此一来会与同僚关系搞僵,还会让提拔重用他们的雍王为难。

    聪明人绝对不会这样做,那如何才能改变眼前困局呢?

    很简单!只要打好这一仗,眼前所有非议都会烟消云散。

    从接到出征将令起,两人便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怎样完成作战任务上。

    这一次河西出征汉中,胡藩负责穿越褒斜谷,并夺取褒城。

    褒斜道,是循渭水支流斜水,及汉水支流褒水两条河谷而成的一条谷道。

    斜峪口在郿县之南,褒谷口在汉中褒城之北。

    胡藩统领三千步兵由郿县出发,先入斜谷,后入褒谷,出栈道后攻打褒城。

    而朱龄石则要穿越傥骆道,负责南下夺取兴势城。

    ……

    随着雍王一声令下,河西缓缓拉开了南征序幕。

    在攻蜀大计中,第一步夺取栈道外围要隘,敲开南下汉中大门,无疑乃全局战略关键。

    褒城乃汉中极为重要的战略要地,由于地势的缘故,褒城并不宽阔,周长约十五里。

    褒城虽然不大,但它依山而建,修建地十分高大坚固,且易守难攻。

    其扼守褒斜道南端入口,颇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按说汉中通往关中的古道有褒斜道、故道、傥骆道、子午道四条。

    但与其它三道比较,褒斜道全程较短、较捷近,是四条道路中开辟时间早、使用时间长的驿道。

    一般情况下,只有褒斜道废阻时,才会用其它栈道。

    从先秦两汉,一直到魏晋南北朝,大量商旅通过褒斜道来往于关中与汉中。

    他们将货物从雍州、三辅之地,途径褒斜道,经褒城分流,再运往汉中、蜀地。

    或者蜀地来的特产,也在褒城中转,或西进去武都,或继续北进前往郿县、长安。

    因此,由于褒城位于交通要地,其已成为汉中最重要的商业中心。

    在城内有数十家商行常驻,包括来自关中、陇右的河西商贾都在城内建有分号。

    比如,由于关中禁止百姓砍伐树木,导致对煤炭需求量大增。

    不少商贾行都在褒城设有大仓库,以便把巴郡出产的上等煤炭运到关中,来赚取利润。

    尤其梁州曾为桓氏旧地,与关中来往更加密切,栈道内商旅不绝。

    ……

    俗话说:春困秋乏!阳光和煦的秋日午后,总是让人昏昏欲睡。

    这天午后,整座褒城都沐浴在暖和的秋日阳光里。

    守军将士被秋日晒得昏昏欲睡,但仍强撑着精神尽职尽责地盘查过往商旅人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