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 李氏心灵鸡汤-《重生之跃龙门》
第(2/3)页
“Ok,第一个问题,我为什么拒绝媒体采访?原因很简单,我需要更为冷静、平和的心态去思考未来,思考汉华的战略方向。如果我经常接受媒体采访、经常发表演讲,我不认为自己不会膨胀、不会沉迷于聚光灯下的风光。”
解释完,李家明示意自己的学生可以去收钱了。他自己带的博士生、以及来蹭课的博士生们大部分需要打工,既然记者没有获准提问,他们便可以有偿服务。
虽然这是学生们跟李家明开的玩笑,但这种玩笑提议被他同意了,也让记者们哭笑不得地接受了。在课堂上变相接受采访,且让在读的博士赚劳务费,这本身就是新闻,没新闻尚且要创造新闻的记者们为什么不同意?价格又不是很高,200美元一个问题,提十个问题都不够他们跑一趟的消费。
当然,小纸条上的问题不是每个都回答的,尤其是涉及到一些商业机密的问题。李家明回答的问题都是选择性的、可以说的,或者是一些玄之又玄的问题。
“第二个问题,如何看待司法部对汉华的调查?
正常又无必要的调查,汉华上市之后虽然总部还在北平,但美资股权比例达到了52.87%,董事会成员里有2/3是美籍,员工的美籍比例也高达61.89%。”
“第三个问题,如何看待Yahoo对Apple发出的收购要约?”
这个问题很好回答,又很不好回答,提问题的记者也够刁的,琢磨透了李家明的心理,知道他在课堂上不会回避任何问题。
“Jerry与我事先商量过,想获得我的资金支持。Yahoo发展到现在遇到了瓶颈,必须向实体领域拓展,也就是为进入物联网的时代作准备。
事实上,如果Yahoo收购成功,对汉华不一定是好事,两者的优势互补后,很可能在诸多领域对汉华构成威胁。大家不要以为汉华在Yahoo董事局里有席位,便能施加压力和影响,我们都是上市公司,即使我们个人威望再高,都要服从资本的意志。
然而,我考虑再三后同意了,个人给予了Jerry足够的资金支持。原因很简单,我认为时代变了,公司与公司之间的竞争已经变成了竞赛;我承认在具体经营的战术层面上,竞争依然会长久存在,但最终决定公司命运的将是用户的选择,而不是管理、营销、以及对对手的围剿、扼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