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初现峥嵘 第一百一十二章全民大讨论-《重生之弄潮逐浪》


    第(2/3)页

    再周而复始,隔几天就来这么一出有说服力的报道,让其城中百姓更加迷茫起来。

    .............

    就这样,隶属于被告方的传媒公司,彻底掌握现实本土口径上的宣传渠道,并且一直在朝自己有利方引导着。而在这同时,隶属于原告方的驰鼎,慢慢统一网络上的口径,掀起一股全国范围关于媒体报道方式方法和力度上的探讨。

    网络为新兴事物,多于中青年为主;现实就比较杂,但也多于中老年为主。现实和网络可以相互影响和延伸,但其群体便已注定网络往现实的延伸力度比现实延伸到网络更加便捷。

    至于为什么?

    中青年在茶余饭后那是张口便来,而中老年有些连电脑开机都不会,还何谈在上面打字发表自己的观点。往往他们宣称观点的途径,便是大家聚在一起喝茶聊天打趣的时候相互争辩几句而已。其他时间经历过岁月洗礼冲刷的他们,一是有太多其他有意义的事等着他们去做,没时间紧盯着这件事;二是在这个岁数的他们,评价一个事物的好坏,都有他们自己的一方法,不会在像中青年的时候,容易受被外在言论左右自己。

    当然这里只是代表着绝大多数人,至于有些小部分人,只能报以人行上百,形形色色;一万个人心中就有一万个哈姆雷特。

    关于媒体是否过分报道?某公司做

    法是否正确?等诸多话题,就这样在双方举证时期,被彻彻底底宣了开来。

    大家从网上开始辩解,到相熟双方开始讨论,到小范围聚在探讨,再到大范围,最后发展到全范围。

    有的人在外做工,或刚从山上下来,走在街上便能听见:

    “喂!你觉得这件事到底那个对,那个错?”

    “我觉得把,应该是媒体说得对。报道本没错,错就错在看报道的人。”

    ..........

    这人刚走两步,上一组对话还未在耳边消失,下一组讨论的声音便又在耳边响起:

    “小葛,我始终觉得这个公司还是应该告,毕竟因为这些报道损失了这么多财产,要点赔偿肯定是没错的。”

    “哎!不要给我提钱,要是这些钱都给我,那可多好啊......”

    .............

    去市场买菜,去商场买东西的时候也能听见:

    “老公,我说你能不能不要看了,先帮我把嘟嘟抱上,我给钱。”

    “好,马上来。”一边放下手机,一边连忙接过自家娃,一边再次说道:“你不知道老婆,刚才在网上有看见了一则有意识的评论,实在是太精彩了,下面都说,颇有当代鲁大爷风范,我没退,待会等忙完给你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