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十二章 忆旧年-《大成将军传》
第(2/3)页
“等城里解禁了,我们就赶紧去找阿爹。”说着一边用手拍打着妹妹的背。“到时候离开西越,去别的地方看看。”
顾小葳知道这时算是逃离,毕竟在望云楼的大闹,待在此处并不安全。牧青翰接着说:“你知道吗?我本来打算等你大一些找个好一点的婆家,再到小谷大一些可以帮爹娘分担之时。便背个行囊出去看看。”
这话说的顾小葳没有马上回应,而是从哥哥肩膀离开,反靠着廊柱。过了一会才说:“那你自己不成亲的吗,外面兵荒马乱的。还有你就这么想让你妹妹嫁出去吗?”
“丫头啊,不是说女孩子一定要嫁出去才行,是我觉得给你找个爱你护你的郎君,我才能放心。”其实他说这话时,自己心也是虚的。他并不能保证一个如意郎君,真可以保得她开心。只不不过给自己离开找一个理由罢了。
顾小葳则问说:“所以你一定要离开吗?”
牧青翰摸摸她的头:“我不想离开。”看着顾小葳那蹙眉的眼神:“但总要去找亲生父母呀,阿爹说过,衡州那场兵祸改变了太多事,却总要让我知道牧青翰这‘牧’字何来?”
顾小葳知道,哥哥开朗有担当,可亲生父母的事,一直是他的执念。她本想过,阿爹阿娘为何当初谎称自己就是他的亲生父母,这样他便能少这番思量,省这些执念。可转念一想,若真是如此,可能保护了他,但多少有些不公平。年岁大一些,便更不存这个念头了。
顾小葳说:“这下好了,要一起离开了。”
“说实话我不愿意让你们和我一块离开,毕竟中原战乱,南巡虽也活的清苦,好在没什么战事。不过,现在也不是我想的问题了。”
顾小葳听了,面露一点喜色:“阿哥,我们去哪啊?”
牧青翰一笑,说:“想什么呢?这我能决定吗,还不是得听阿爹。”说着他两手抱拳,拖着头说:“不过我想,要避战乱的话只能出海离开中原去西南的林秀国了。”
顾小葳说:“听说那里的稻子一年能三熟,但凡勤快点都不会饿肚子啦。”
“一年三熟是不错,但钱大伯也说过,太阳很大,小心给你晒黑了。”他又开始皮了。
“你说什么?”说着便拍了一下哥哥,眼里却是笑意。这兄妹俩就这样打闹着,一如孩提。
嬉闹过后,各自歇息去了。要说牧青翰精神真的好,昨夜练到午夜,次日辰时即起。在院中又呼呼挥动起那根木槊来。
连唐明胤来院中都感叹,你这的早课比他当大头兵时不得晚。说牧青翰要是郑人,再早生几年,必是他手上带的最顺手的兵。若是留下来,不说个参将,大小能做个都尉。
约莫一个时辰后鸡叫三声,大家也都醒了。陈桓策说从昨日看,城防营从未停止对百货集周边的调查。于是学堂打着年关将至的旗号关门停业。牧青翰这几日,便在学堂之内接受唐明胤的“悉心教导”,总是虽是学堂,可唐明胤总是沙场宿将,牧青翰过得倒是军营的日子。每日辰时起,亥时睡。这几日显得格外漫长。
不过,也不是没有开心的事,毕竟蒙知初撩起刘海,把头发归拢在耳后,穿回了女装,让这院子里的男人们都大饱眼福。牧青翰感叹,人家的刘海是提神美貌的,她的刘海就是封锁颜值的。
唐明胤也开玩笑说,这是年关将近,要是平日里开门授课,学子们看到这里几位姑娘,来年的招生可就不愁了。牧青翰还挑事道是苏大夫还好招生还是蒙姑娘好招生。唐明胤没有理他,而是多罚了他五百个深蹲,疼的他第二天早上嗷嗷叫。好在后来下了几天大雨,才得以偷个懒恢复恢复。
转眼就是二十三了,看着小年将至,天气也放晴了,城内的封禁也终于是解了。南巡多山地,只有大蓝河谷平原一处可事农桑,南巡的税收进项只能依赖海陆两边的商贾。城中大商贾极多,年前又是贸易旺季,若长久封禁,则来年军饷都难以保证,故而淳于显仲不得已让紫袍多加注意,随即开了封禁。
时值隆冬,候鸟南飞。天上时不时有鸟儿飞过,其中就有一只信鸽带着来自远方的密信,飞到了唐明胤的肩上。
唐明胤把看完后将之递给了陈桓策,陈桓策一看。便说:“如此,便要你亲自跑一趟了。”
“正巧我倒要去看看那边到底是些什么玩意儿,来此十日被这封禁弄得一无所获,赶紧这事儿了了,你我都好回泸州啊。”
陈桓策笑道:“你回你的泸州去,我还得奉命再次驻守呢,更何况堂长还没回来呢。”
唐明胤说:“看来我得赶紧将欧阳兄给你换回来,不然你这督学始终不踏实。”
正巧此时,牧青翰来问城内已解禁,想带小葳出城回家。唐明胤说自己正巧也要去横浦关走一趟,虽说解了禁,但官府肯定派人暗中观察,你二人出城最好还是跟他一起有个照应。
于是乎,唐明胤摆脱陈桓策照应好苏、蒙两位姑娘。便带着两兄妹出城。总是东躲西藏不引人瞩目,过了半日可算出城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