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重症抢救-《疫地记者的77天》
第(2/3)页
“炎症风暴”发生后,病人很快会出现神志不清、呼吸加快的情况,血氧饱和度也快速下降,少尿无尿,转氨酶升高……
这也是李毅群最怕出现的事情。
“抓紧检查一下病人的细胞因子和淋巴细胞亚群,”李毅群跟身边的护士吩咐,周围几位医生和护士也各司其职,给郭安安戴上了呼吸机等辅助治疗和检测设备。
“病人出现呼吸衰竭!血氧浓度93%!”
屏幕上的数据无一不显示着郭安安病情的危险,检测指氧浓度的报警声滴滴响起来,其他检测设备也马上跟着叫起来。病人现在全身脏器处于缺氧状态,一来医院就已经上了高流量鼻导管氧疗。
“急救插管小分队!请密切关注,一小时内病情无改善,及时进行气管插管!”李毅群一句话,在一旁随时准备的医生马上应答,并立刻分头准备进行插管的各项任务。
而其他护心小分队、护肾小分队也处于随时待命状态,只要病人出现险情,他们将马上上场救人。
观察一个小时后,郭安安的血氧含量依旧没有提升,插管小分队的两位医生马上分工配合,一人负责插管操作,另一个人则负责注射药物并在一旁及时观察体征。
麻醉医生刘亮是这次给郭安安进行气管插管的主治医生。虽然之前已经给新冠肺炎患者做过多次手术,但这次气管插管还是让他万分谨慎。
在给病人做气管插管过程中,需要非常近距离地打开病人口腔,找到气道,这个过程中会喷出大量含有高浓度病毒的空气,稍有暴露就会对医生造成很大的威胁,可以算是在整个治疗队中最危险的过程了。
刘亮在找到郭安安的气道后,用了紧紧三分钟时间,迅速完成操作,给郭安安通上气。在结束操作的那一刻,他不由自主地隔着厚厚的隔离做了个擦汗的动作。
跟病毒的搏斗,也是跟死神的竞赛,虽然自己从事的工种是最危险离病毒最近距离的,但每次成功插管后,刘亮还是非常开心。
在插管过程中,因为会出现病毒喷射的情况,所以其他人都被请出了病房。确定病房内没有危险后,其他人才鱼贯而入。
“病人血氧浓度恢复到96%了!”这意味着插管后,郭安安的血氧浓度正在逐渐恢复。
虽然郭安安因缺氧出现了暂时神志不清的情况,但是周围人的声音却还在间断地传到她的耳中,这些声音一直呼唤着她的求生意志,也让她为了醒过来而不断奋力挣扎着。
“血液检测结果出来了,细胞因子含量非常高……”护士拿到检测结果,第一时间送进病房内。
细胞因子高对于病人的康复是极为不利的,而且这也意味着郭安安体内的免疫系统已经全面启动,如果炎症风暴一旦在体内形成,在这种情况下,杀死的不仅有病毒,还有她自身健康的脏器,可谓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自杀行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