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蛇·一笔写千年——完结心路-《古艳歌·白蛇》
第(2/3)页
以两首与白娘子有关的歌曲歌词作为开头,虽然与本书内容及立意不太完全符合,但这歌词很美,所以贴来共享。感兴趣的亲可百度,我也有听着这两首歌找本文灵感的时候O(∩_∩)O~
下面是正题:
因为种种变故,这篇完结感言拖到现在才姗姗来迟,实在惭愧。
很多当初的感觉时今因了时光的积尘,有些不复。而又因时间的局促,我也无法得偿所愿的静下心来一一去捡拾。但好在当初留了一个蓝本,一些深刻的精髓还是可以很好的回忆起来。^_^
《白蛇》这本书诚然是我写文以来写的很累的一本,兴许也是目前为止最累的一本。回忆起当初它的构思到最后的完本,似乎一直都没有过蜜月期,都是在磨合、在尝试。但完结的那一刻偏偏又是那么的怅然若失。
嘉楠在这部文中用了很多从前并没有尝试过的写作手法,溶合进了多种元素(恐怖悬疑灵异引诱调情等)、也重叠了多层的立意,其中立意涵盖有人性(欲望、占有、背叛、怯懦、逃避等);有轮回转世、前缘今生;有古典民间传说(白娘子的故事本就是中国经典民间传说,我在下部更是做了尽可能的还原,参考《警世通言》、《雷峰塔传奇》、《西湖三塔记》等诸多蓝本铺就文路);更尝试着尽可能更为亲切一些的代入佛家、道家的大智慧。
《白蛇》一文最终的大结局已经升华,并非停留在传统的人世离合聚散、爱情坎坷不遂愿上,而是回归到了“大欢喜”的奥义上来,为法海禅师正名,也重新深刻和还原了“白娘子”这个中国民间古典神话传说的自身立意。
而“永镇雷峰”并非永远受到禁锢,是取决于白蛇一念。时辰一到、因果成熟,白蛇一念顿悟,那么万法回归空相、白蛇出塔,一场浩然大劫中的相关人等便皆数都完满了自身所背负、所理当偿还的那一份因果,皆可历满劫难、终成自身正果。
另外,大家应该发现了,在本书收尾男女主人公互道姓名时,“徐宣赞”变成了“许仙”,“白卯奴”变成了“白素贞”。这并不是嘉楠的笔误,而是有意为之。为得是起于传说、最后又将文路回归到传说中来,让读者朋友们有一种“传说”随着时间的渊远流逝而不断衍变,最终变幻出种种不同的面貌,越传越模糊了最初的本愿、但也有全新面貌丰富其中的感觉。这是一种近似历史的回溯变迁之感,雄奇渊远却又苍凉凄美。
文中时刻注意着白蛇的形象刻画,使白娘子始终徘徊在蛇性、妖性与人性之间,力求形象丰满、不失真味、传说重现、有所立意。故《古艳歌·白蛇》的定位,绝非“大话白蛇”,而是绝对的正剧,嘉楠力求赋予其文学色彩与禅宗佛性。至于目的达到与否,嘉楠心中认为随着《白蛇》的完结,可以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了;但各书入各眼,这部文带给亲们的感觉应当也是不尽相同的,嘉楠没有违了本愿,这样就够了。
当然,也有一些小遗憾。就是下部一些琐碎剧情没有写出来。如果详细描写出徐白二人、及晏阳红雯等平日里的柴米油盐生活点滴,那么到了大结局的时候,因有了前面铺陈的这些俗世生活的小欢喜、小剧情,则势必会与全书中心所烘托的禅宗“大欢喜”形成更加鲜明的对比、立意也必定会更加深刻。
但综上这些生活琐碎已不乏有与“白娘子”有关的影视剧、文学作品等将这一切演绎的详细淋漓,嘉楠再写就没有意思了,大家阅读时估计也提不起多少兴趣,故没有详写。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