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5 高风险高回报-《田园神豪》
第(2/3)页
朱兴农明白杨振宇想要表达的意思,猫山王榴莲之所以贵,品质不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在于运输成本,都是采用液氮冷冻+空运的方式进行线上线下的销售,可以说消费者卖到手的并不算最新鲜的猫山王榴莲。
就算如此,一个四斤左右的猫山王榴莲也能买到四百左右的价格,如果产地在国内,新鲜度更高,口味得到保证,价格也会跟着涨,同时成本降低了数倍。
朱兴农在心里算了一笔账,按照每亩三十颗的种植标准计算,十亩地,规划种植300颗,猫山王榴莲每颗树的产量大概是普通榴莲的一半,150个左右,海南种植接果可能会更少,就打算每颗树接100个榴莲,按当下市场价格算,这十亩地每年的营收能够达到上千万,甚至更多。但是移植成本、管理风险也很高,就如朱兴农分析的那样,有可能血本无归。
朱兴农一方面惦记巨额利润,一方面害怕血本无归,处于犹豫之中。
杨振宇知道他缺一支定心剂,微笑着拍了两下朱兴农的肩膀,“老朱,你先坐下,我知道你担心什么,所以我才保守提出先试种十亩看看效果。
另外,国内对热带水果移植培育技术的研究取得了新的突破,我也是从林教授那里得知中科院植物研究院发表的SCI论文之后,才做出的决定。”
杨振宇非常了解朱兴农,做生意是一把好手,交际能力强,但是文化水平不高,所以拿中科院、SCI论文这些东西来糊弄他,效果肯定不错。
朱兴农思考道:“我倒是听别人提起过热带水果在国内育苗的技术,这几年也没怎么关注这方面的事情。”
杨振宇笑着道:“老朱,我们做水果生意,不得不关注这些技术性的东西啊。”
“杨老弟,你知道我就一初中文化水平,论文什么的我也看不懂啊。”朱兴农无奈道。
杨振宇道:“老朱,你把心放在销售上,继续扩大我们的水果批发版图,理论性的问题还有我,我经常去找西农大学的教授请教。
这样,如果你不放心,那十亩地算我个人租用的,就按十亩地一年能够产生的利润算,年底从我的分红里面扣。”
朱兴农又不赞同杨振宇的建议了,如果按照杨振宇的想法去办,一旦D17移栽成功,利润就和他无关了,微笑道,“杨老弟,公司是你我二人的,这样做就有点不地道了,不能说赚钱的时候一起赚,风险让你一个人担,这不是合伙人的契约精神。”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