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章锅扣稳!-《明末草头王》
            
            
            
                
    第(1/3)页
    短时间内,印钱的利润可能不会太大。
    因为朝廷要有足够的金银储量作为保证金,才能印制纸币。
    虽然也可以增发一部分,但绝对不能太多。
    要保证治下百姓拿着纸币,随时能够兑换成足额的金银才行。
    这样坚持上一段时间,大汉的百姓就会潜移默化的适应在日常的生活中使用纸币。
    才能让百姓们忘记坑爹的大宋大元大明纸币,重新拾起对纸币的信任。
    只有所有人都开始信任纸币,对国家信誉绝对相信,纸币之事,才能算是大功告成。
    在此之前,大汉印制的纸币,其实只能算是“代金券”。
    起到的只是代替金银的作用。
    类似于银票,有价值的是他所代表的金银,而非银票本身。
    只有等所有人都接受纸币,认同有价值的不光是纸币所代表的金银,也是纸币本身之后。
    大汉或许也能完成,从金银本位到国家信用本位的跃迁!
    纸币才能被叫做“钱”,否则纸币永远都只是“代金券”。
    到时候,大汉才能拿纸当钱花。
    再凭借大汉的国力,以及先进的科技产业,说不定也能学学老美,没钱就印,用一堆废纸收割全世界。
    大汉要搞纸币,当下其实并没有多大的利润,现在的努力,只是在为了将来的后世子孙做打算。
    等到大汉纸币的信誉和价值深入人心,后代子孙们将会受用无穷!
    郑芝龙说完财政改革之策,满朝文武皆是陷入了沉默。
    并没人站出来发表什么意见!
    只不过所有人心中都是起了波澜,现在的朝堂看似一片平静。
    但这份平静,全靠皇帝的威严镇压。
    可即便如此,看似平静一片的朝堂底下,也是暗流汹涌,所有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
    只不过摄于皇帝的威严,没人敢表露出现。
    现在,治河的事情,已经没多少人关注了,所有人的关注点,全部都在大汉朝堂的财政改革上。
    就在所有人都没有说话,朝堂呈现一种诡异的静寂之时,郑芝龙开口说道。
    “内阁所撰写的财政改革策便是如此,请陛下决断!”
    郑芝龙作为资深老演员,知道演戏要演全套。
    最后这一句是为了把刘易甩过来的黑锅,给自己扣稳了。
    向天下人表示,这财政改革是他郑芝龙的主意,和皇帝无关,借此来为刘易分担压力。
    这口黑锅不好背,但他郑芝龙背的心甘情愿。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