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多灾多难的山西-《明末草头王》
            
            
            
                
    第(2/3)页
    由于铸造工艺和偷工减料,这个时代大明的火炮每次点火的装药量只有七成,乃至更少。
    因为火药装多了,是会炸膛的。
    而昭武军的火炮却是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兵工厂试射时曾经尝试过规定装药量两倍试射。
    结果炮身虽然出现了裂纹,但也未曾炸膛。
    刘易命令给兵工厂上上下下下发丰厚的赏赐,令他们扩大产能。
    并且筹备建立炮兵部队。
    挑选有操炮天赋的士卒,进行统一训练。
    昭武军兵工厂铸炮速度很快,只要炮兵训练到位了,炮兵部队很快就能成型。
    入冬以来,由于气候原因,流寇和官军的战斗烈度明显下降,山西局势总体算是较为平稳。
    官军和流寇之间爆发的战争都是小规模的战争,双方都比较克制,尽量避免在冬天作战。
    因为太冷了!
    这时候,昭武军正好一个劲的种田养兵,积蓄实力,为崇祯六年,更加混乱的局势做准备。
    ……
    一个多月前,太原府,洪承畴接到了曹文诏和刘易的军报。
    两人先是相互为对方在忻州城下激战流寇表功,请求朝廷下发封赏。
    这是第一封军报的内容,洪承畴看完之后大喜,也没有犹豫便向朝廷为两人请功。
    然后,很快两人的第二封军报便来了。
    罗汝才所部向西南方向流蹿,两人率部追击。
    看完军报洪承畴也没当回事,流寇吗,一个比一个能跑,他也没指望两人真能追上罗汝才。
    但是时隔二十多天,两人却是发来了第三封军报,还他娘的是八百里加急。
    洪承畴有点慌了,心想两人不会是轻敌冒进栽跟头了吧!
    曹文诏麾下的三千骑兵,可是他老洪现在手上的王牌啊!
    只是,当洪承畴看完军报才松了口气,哦,原来只是介休被屠城啊,问题不大……个屁啊!
    老洪作为三边总督,督抚中原剿贼事宜,现在他的总督的行辕就在山西。
    对于介休那八家是做什么的,老洪心中门清。
    只是怀着留着那八家,别叫建奴入寇山西的心思,所以对其放任不管而已。
    这他娘的……
    介休被屠城了,据刘易和曹文诏所言,他们抵达介休之际,介休已经没活人了,并且那八大家的人头还被筑了京观。
    更加让老洪感到为难的是,刘易和曹文诏在京观上见到了一颗金钱鼠尾的脑袋,令人辨认之后,发现是建奴伪王代善的次子硕托。
    这直接就坐实了八大家通虏的实情,连狡辩的机会都没有。
    就连京观前的碑文的内容和落款也被刘易和曹文诏报给了老洪,老洪看了一眼碑文的落款,重重的叹了一口气。
    你罗汝才一个大流寇,有这么仇视汉奸的吗?
    老洪感觉要坏事,建奴不会发兵山西报复吧……
    一阵忧愁之后,老洪发现事情有些不对劲。
    曹文诏和刘易究竟是怎么行军的,爬着走的吗?
    从忻州到介休也就不到三百里,一路上大半路程还有汾河水运便利,结果两人走了二十多天,闹呢?
    就算是下雪了,也不至于这样吧!
    忽然,洪承畴眼睛眯成了一个危险的弧度,太刻意了!
    尤其是第二封军报,实在是太刻意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