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张让见得汉灵帝这般苦恼,却是神秘一笑道。 “哦?!让父此言怎讲?!” 见张让好似一幅胸有成竹,谋略已成的模样,汉灵帝忙是着急的朝着张让询问道。 “陛下啊,您想想,这陆子翊再怎么威风,再如何得人心,那也是在陛下您的统率之下,他才能有如此高就!” “再则,陛下不是早先时间,就已做好这般打算了吗?只需之后继续按照原计划将那陆子翊安排在边疆远地,让他一辈子都不得回归洛阳,乃至大汉中心地界,那么就算他再怎么深得人心,只需过上几年,这些所谓的民间声望,也就逐渐淡去了。” “至于之后,陛下想如何揉捏这个陆子翊,还不是看陛下您的心情?” 张让言到最后,嘴角便是森然一笑,看起来就如一头老狐狸一般! “哈哈哈!倒是朕一时之间被这陆子翊给气糊涂了!” “让父所言极是!朕的确是杞人忧天了。” “就这么办!” “哼,待过几年之后,朕就找个理由,让那陆子翊前去攻打高丽,乃至更远的偏北漠地!” “让其一生,也不得安宁度日!” 汉灵帝头脑通达之后,顿感浑身舒畅至极,一时间便是龙颜大悦道。 “陛下,殿外文武百官正在等候着,既然陛下已是想通,不如便开始展开朝会吧?” 见得汉灵帝被自己的一番话语说的这么高兴,张让内心简直满足至极! 同时也对一些早已谋划的东西,打起了如玉算盘... “嗯,既然已经商议好对策,那便前去上朝吧。” 听闻了张让的询问,汉灵帝这才想起来,在捷报抵达洛阳之时,今日朝会,便是如期而至,但一直到现在,文武百官还是被晾在殿外,一切只因汉灵帝一直没有想好该如何处置陆祁,才会在后殿踌躇到现在。 此时念头通达,便也是准备继续展开朝会了。 ...... 未央宫前殿。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位爱卿平身!” “臣遵旨!” “想必今日诸位爱卿,已知北方战事捷报如何,朕在这里就不多做复述了。” 朝堂之上,汉灵帝端坐于龙椅之上,威仪赫赫,面含淡笑的朝着殿下众人讲述道。 “然,今天朝会,朕有两件事要宣布。” “其一,为对平阳侯此次功绩之赏赐。” “其二,则为商议如何恢复州牧制!” “各位爱卿可有异议啊?” 汉灵帝言罢,便是目光淡然的朝着下方的文武百官徐徐扫过。 “陛下,此时我大汉境内已是太平,四方尽皆安定,不知陛下为何要重新恢复州牧制度!” 文官行列中,太傅袁隗却是领先走了出来。 “陛下,臣,觉得目前整个大汉刚刚经过战事不久,正是百废待兴之时,若是此时就更改为州牧制度,会让各州无法适应,就算新任州牧各自到位,也很难在短时间内统筹兼顾一州之事,陛下何不等各州尽皆平定之后,再商议是否要恢复州牧制度?” 紧接着,王允也是走出道。 “请陛下三思!” 继而,后方文武百官,尽皆伏地一拜道。 “众爱卿平身,朕只是说商议,也没有说一定要立即实施,既然众位爱卿都觉得此时不宜更改制度,那就推后再议!” 见得文武百官这般抵至州牧制度,汉灵帝也是唯有作罢。 毕竟,他不可能真的不管所有官员的意见,而同时,这州牧制度,也只是冀州刺史刘焉,先前刚刚呈上的一记建议罢了,这件事能不能立即成,在汉灵帝看来,也没有多大关系,大不了就推后一年半载,就像王允说的那样,等到各州尽皆安定下来以后,再商议也不迟。 “陛下圣明!” 见得天子应允众人的建议,百官便是再而一拜道。 “好了,既然如此,便是继续商议关于平阳侯功绩一事吧!” 汉灵帝点头示意道。 “陛下,平阳侯此次如有神助,短短不到一个月,便是将两州霍乱尽数平复,此等功绩可谓是我大汉战神也!” “微臣觉得,可让平阳侯统领三军,为我大汉磨炼百万雄兵!” 文官一列,蔡邕走出道。 此话一出,武将为首者的何进,却是直接面色大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