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皇埔嵩见此却是心中了然一片。 而蔡邕两人自然也是心头清明。 对于陆祁和曹操的关系,他们亦是偶有耳闻,毕竟整个洛阳官场,尽皆知晓唯有曹操一人与陆祁往来最甚。 “子翊,与我等一起过去就坐吧。” 皇埔嵩出言相邀道。 “是呀,平阳侯,你悄然前来,却是坐于末席,这要是传了出去,那下官岂不是得当得一个‘招待不周’的名头?” 蔡邕亦是出言相邀,言语之中夹杂些许玩笑道。 “哈哈,确是如此。” 卢植轻抚长须笑道。 “两位大人莫要取笑于我了,在下听命就是。” 陆祁亦是笑道。 “欸,你们几人称呼搞得这般生疏作何?子翊与我有交,那便是与你二人有交,大家以字相称即可。” 皇埔嵩见几人有些生疏,便是在一旁言道。 “是极,是极!那我就托大喊平阳侯一声‘子翊’了。” 蔡邕和卢植二人笑然言道。 “那在下也唯有恭敬不如从命,托大喊二位一声‘伯喈兄’与‘子干兄’了。” 陆祁倒是没有古代文人那些酸酸的礼仪,随之便是坦然应道。 “哈哈,那子翊就与我等就坐吧。” 蔡邕作为主人,自然先行言道。 “好!” 陆祁点头应道。 “孟德也一起吧。” 蔡邕知晓陆祁与曹操两人的关系,自然不会丢下曹操一人独自坐于此处。 “嘿嘿,那在下也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曹操自然巴不得与这几个大佬一同就坐,便是连忙笑应道。 随之几人便是当着堂中众人的面,在首席自行入座。 “子翊啊,这些时日也不曾见你出府走动,身体状况却是如何了?” 入座后,皇埔嵩便是报来问候。 “多谢义真兄牵挂,伤势依然稳定,只需静养即可。” 陆祁闻声便是淡笑的回道。 “那就好。” 皇埔嵩得到回复后,便是眉头舒展的点头应道。 “唉,也是天妒英才,如若子翊没有受伤,只怕此时整个大汉境内,再无任何黄巾贼寇存活。” 卢植悠然一叹道。 他在广宗忙碌完陆祁剩下的事宜后,便是被天子诏令回到了洛阳,同时因为广宗战事的原因,他亦是不能再上前线,只能在家休养生息。 但对于这些,卢植却是不怎么在意,毕竟他身为大汉大儒,自身亦是桃李满天下,这些所谓的功劳,他还真就不怎么在乎。 可眼前的陆祁在他的眼里就不一样了,年轻有为,功绩震古烁今,这种人才,却是只能居于洛阳养伤,那就犹如暴殄天物一般! 所以卢植才会有此一叹。 “是啊,子翊当初那些功绩,我现在还依然历历在目。” 蔡邕也是在一旁感叹道。 其实他对于陆祁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先前那些书信明言,毕竟作为文人,他对于陆祁的才华其实更感兴趣一点。 “好了,今日是伯喈寿辰,咱们还是谈论些其他话题吧。” 一旁的皇埔嵩见气氛有些僵硬,同时也是担忧陆祁听到这些话语会心生难过,便是连忙转移话题道。 “是啊,今日本来蔡师寿宴,理应高兴才是,正好,在下这里有一副诗词,还请蔡师鉴赏。” 坐于陆祁身旁的曹操听闻到现在,也是不想大家继续谈论这些东西了,恰好手中的贺礼也可以在此时展露,却是一个不错的转移话题。 “哦?孟德怀中所抱之物,莫非便是你所言的诗词?” “快快拿出来,正好我等一起鉴赏一番。” 听闻到曹操的话语,蔡邕却是心生兴趣。 同时,身旁的皇埔嵩和卢植亦是如此。 “还请几位大人鉴赏。” 说着,曹操便是将怀中木盒轻轻开启,然后望了一眼陆祁后,便是将卷纸缓缓展开,随之,一副贺寿诗词,便是展露于众人眼帘! ...... ps:曹操在光和三年(180年)是朝中仪郎,在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爆发,曹操被拜为骑都尉,但因为主角插了一手的缘故,在汉灵帝还没有来得及任命之时,便是将长社解决了,所以曹操目前的官职,依然还是仪郎。 你们说,关于蔡琰,要不要来个萝莉养成呢?毕竟,原著之中这个大才女的命运,才是太过凄惨了。 先是嫁给卫仲道,后是被匈奴给掳去了,想来想去,还是改变一下她的命运吧。 洛阳的剧情不会写太多,之后就要前往北方了,剧情会更加精彩。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