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黄忠认主,郭嘉戏志才与张飞对赌。”(求票!求订阅!)-《我在诸天为祖国事业添砖加瓦》


    第(2/3)页

    默然望向陆祁远去的背影,黄忠却是陷入了自问之中。

    “爹。”

    陡然间,门内却是响起了一道中气十足的少年之语。

    “叙儿...”

    六阶战力的黄忠,自然早已察觉到了自己儿子的存在,只是刚才在自行思考,故而没有主动询问。

    “爹,刚才安东将军与你谈话,却没有让我避嫌,所以,其实你是在担心我,对吗?”

    黄叙脸上显露出了与同年人决然不同的成熟色彩。

    “嗯...”

    黄忠见自己的儿子直接将自己的顾忌,尽皆道明,便也不再藏掖。

    他的确是在担心自己的儿子,因为好不容易才让安东将军将黄叙治好,如果到时候在战场出了什么差错,那就绝不是他想见到的...

    所以,这也是他没有第一时间答应陆祁招纳的原因。

    如果他是孑然一身,孤寡一人,自然不会有所犹豫。

    但凡是个稍微机灵的人,现在也能看出,由朝廷亲自任命为黄巾事宜统帅的安东将军,到底有多么的强大,同时,跟随着他到底会有多大的机遇。

    想必之后,安东将军如若平息了大汉的霍乱后,封侯拜相尽皆不在言下。

    而跟随着他一起建功立业之人,自然也是相当于一人得道而鸡犬升天。

    对于拥有一身超凡武力的黄忠而言,就仿佛一条康堂大道,已经摆在了面前,而他,却是犹豫了。

    膝下至今,唯有黄叙一子,而且他在黄叙身上倾注了太多,自然不希望他有所闪失。

    毕竟此时的古人对于传宗接代,看得是无比重要的。

    “爹,还记得您以前给我讲的‘雏鹰’故事吗?”

    “您说过,一只雏鹰想要自由的翱翔于天地之间,唯有拜托父母的庇护,经历成长上的痛苦,才能成为一名雄鹰。”

    “之前,我因身体的缘故,所以您无法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现在我病情已好,您却犹豫了。”

    “我知道您是为我考虑,但我并不想一直做一只在您庇护之下无法长大的雏鹰,相信,您也不想看到,您的儿子碌碌无为一生,既然如此,为何不让我们父子俩一起征战沙场呢?”

    “这不就是爹您,从小让我习武的目的吗?”

    黄叙言罢后,走至黄忠身前,用尚未完全恢复的瘦弱双臂,轻轻拥住自己父亲的臂膀,在感受到那股让自己安全感十足的气息后,喃喃轻语道:

    “爹,去吧,跟随着安东将军建功立业,名扬天下,让所有胆敢欺负大汉者,听闻了爹的名字后,尽皆闻风丧胆!”

    “而我,也希望那一天到来之时,我能够与您一同证见!”

    “...”

    “叙儿,你长大了。”

    黄忠满是欣慰的望向面前,虽说还没自己一样高大,但是心智方面却是颇为成熟的黄叙道。

    而在经过黄叙的一番开导之后,黄忠也是做下了最终的决定。

    “安东将军...”

    “的确是一个值得跟随的人...”

    ......

    次日,临近晌午时分。

    陆祁穿戴一身黑曜色战铠,骑着白马,立于南阳正门处。

    身后是昨天纳降的二十万黄巾兵士。

    虽说装着暂时无法统一,但是看起来却是有一股血煞气息萦绕于天地之间,显得颇为不凡!

    “安东将军,您真的不再考虑一下吗?”

    秦颉与皇埔嵩等人立于陆祁面前,面色显得忧愁。

    本以为陆祁会多留几日,帮助荆州各地镇压叛乱,结果今早却是得到一个让人无比惊讶的消息。

    那就是,安东将军准备一人带领昨日的二十万降军,前去支援广宗战场,那里也是第一战线。

    这般行为,秦颉等人自然无理由不去支持,但是让皇埔嵩等人率领麾下兵士,留守荆州,却有些不对了。

    一人带领二十万降军,其中之风险,任谁都能察觉得到。

    偏偏,陆祁却是油米不进,任凭大家如何劝说,都无法动摇其之心。

    甚至到了最后,被还一句‘疑兵不用,用兵不疑,如若不敢使用降兵,那之后就算纳降的黄巾兵士,又该如何安抚?’给堵住了嘴舌。

    无奈之下,众人唯有听令了。

    “不必了,等到来者前至,我便要出发了。”

    陆祁淡笑摇头道。

    “这...”

    “马上就到晌午时分了,黄校尉还未前来,只怕...”

    秦颉有些踌躇的言道。

    昨晚在陆祁回到住所后,便找到他言明想要带走黄忠,秦颉虽说不舍,但是也是一口答应了下来。

    毕竟,陆祁昨晚的行为,便是为了黄忠而来,秦颉这点眼力见还是有的。

    虽说对于这种猛将,他也是十分眼馋,但如若就为此而得罪了陆祁,那就显得有些没道理了。

    什么东西该争取,什么东西还舍弃,秦颉还是明白的。

    “来了。”

    陆祁却是嘴角微翘的言了一句。

    “啊?”

    众人闻言后,便向后侧望去,果不其然,身后不远处,两匹黑马正向此处快速奔行而来。

    而马匹之上所坐之人,自然便是收拾好一切行礼的黄忠父子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