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在场的人对刘启多半没有好感,有人心,道他不过是逞一时威风、顺便‘夺走’了别人心中的名媛。 公开场合下流传最广的议论,说的便是他将所谓的北地才女崔莺莺困在这里,不让她离开。 她写出来流传的那些文章,也不过是敷衍了事、勉强拼凑成的字句罢了。 这几句话落下,广场愈发安静得可怕,谁都不愿吱声。 好像空气都随这尴尬一块沉到地底。 令许多人有点不知所措,原本喧闹的现实忽然失去了熟悉的温度,只剩一个难以信服的剧本。 “你们的这些念头,其实都在情理中。” 刘启嘴角微扬,轻描淡写地笑了。 “所以今天我就把本人请了来。” “她会自己跟大家讲讲,事情是怎么展开、又发生了什么变故。” 他甩开崔莺莺的手,退到后面几步远的位置上。 朝广场那一群复杂的目光里做了个请她上台的姿势。 场中全都安静地盯着那位始终没有说过话的漂亮女子。 原本熄灭的希望这会儿像是不约而同地悄悄复燃。 大家理所当然地猜想,刚才崔莺莺要不是被压制了,多半也不会表现得那样顺从。 而眼下既然有机会张嘴说话,或许她就能抓住时机,把面前这个虚伪的假象拆穿。 台下的孔融简直紧张到手都湿透了。 他目不转睛地盯着那个并不太亲近的“侄女”, 背后攥着拳头,连心里头都在不受控制地祈求老天。 说啊,快说啊,只要你说一句你是被逼的,我们今天就赢了。 在万众瞩目之下,崔莺莺,终于缓缓地抬起了头。 她那张美得不似凡人的脸上,没有众人想象中的悲愤和委屈。 只有一种超然物外的平静,和一丝淡淡的悲悯。 仿佛在看一群可怜的井底之蛙。 她的目光扫过台下那一张张充满了期盼、愤怒和不解的脸。 最后,落在了那个须发皆白、德高望重的当朝太傅孔融的身上。 她朱唇轻启,用一种空灵得不带一丝人间烟火气的,声音。 缓缓地吐出了一句话。 一句让所有人都如遭雷击、魂飞魄散的话。 “孔太傅,还有各位叔伯,同道。” “莺莺,有礼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