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这哪里是住几天! 摆明了是要杨家的园子。 “我找杨韶华说说,看他是否同意。” 说完。 永新从侧门出去,穿过另一条暗道,来到佛堂。 佛堂内,一名锦衣少年正在对着佛祖恳求。 “佛祖在上,保佑我升官发财,不再做这劳什子穷翰林!” 永新听见这话,只觉好笑。 这些官儿们一个个嘴上说“勤政爱民、公忠体国”,内心想得却是怎么捞银子。 杨韶华出身世家,尚且如此。 可想那些生于三家村的穷人弟子,一旦做官,将是何等模样? “咳咳!” 永新干咳两声,杨韶华急忙整理衣襟,站了起来,一脸正气的看着他。 “杨翰林,你所求之事,很快就会应验。” “当真?” 杨韶华一听,双眸放光。 “贫僧不打诳语!” “不出十日,你可出任玉京城通判” 玉京城通判可是正四品,一下官升三级,杨韶华喜不自胜。 “多谢大师,多谢----” 若不是碍于读书人的清高,他真要把永新当佛来拜。 “别谢我,要谢就谢长公主。”永新低声道。 “怎么个谢法?”杨韶华凑过去问。 “听说,你有一处老宅子在西城门,那地方靠着白沙河,风景优美,若是能献给长公主----” 说到这儿,永新打住了。 杨韶华为难道:“那可是我祖传老宅---” “唉!” 永新叹气道:“杨翰林,你现在不过是六品侍读学士,一下子官升三级,成为正四品的判官,主管刑狱,威权极重。” “你若不肯,此事就此作罢---” 说完,永新抬脚就要出门,杨韶华急忙拦住他:“国师,在下并非不愿意,只是老宅对我,意义重大。” 有个屁的意义! 永新暗骂这铁疙瘩不开窍,再度点化:“杨翰林,亏你还饱读诗书。岂不知道,宅子是死的,人是活的。” “若是手中无钱,穷困潦倒。到时别说你家老宅,就是妻儿老小也要受苦---贫僧不忍心见你如此,特此点化。” “阿弥陀佛---” 说完,永新高宣一声佛号,表情庄严如佛。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