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校庆晚会来了!苏寒要表演?(三章七千字合一)-《入伍被叫三爷爷?司令为我颁军功》


    第(2/3)页

    不仅李振三人目瞪口呆,连那些原本对数据分析充满自信的国防生们也陷入了沉思。

    张教授更是双眼放光,紧紧盯着苏寒画在黑板上的简图和分析。

    这哪里是提问?

    这分明是一次基于深厚实战经验的、对数据分析模型的补充和升华!

    他指出的这些点,恰恰是纯数据模型容易忽略的、带有“人性”和“战术智慧”的战场痕迹!

    “精彩!太精彩了!”张教授忍不住鼓起掌来,脸上充满了发现新大陆般的兴奋,“苏寒同志,你提出的这几点,完美地诠释了‘人脑’与‘电脑’在情报分析中的结合!”

    “数据是冰冷的,但战场是充满智慧和欺骗的活体!再先进的模型,也需要像你这样拥有极其敏锐战场嗅觉的指挥员去解读和修正!”

    “不过,关于你的个人经历,我也是知道一些的。你有过很多功绩,但你毕竟也才一年多的兵龄。可从你刚才的分析来看,显然,你是有着非常丰富的实战演练经验的,能不能给我解惑一下?”

    其他人也是一脸好奇的看着苏寒。

    张教授的疑惑,也是他们的疑惑,更是306宿舍三名舍友的疑惑。

    苏寒苦笑:“张教授,不满您说,我的确有不少战斗经验。就像你们在新闻上看到的那样,那些也是我的经历。包括……在一些其他部队学习过的,至于什么部队,我也不能说,但你们也能猜出一些。”

    张教授微微点头。

    他当然能猜出来。

    像苏寒这种尖兵中的尖兵,自然会被特种部队看上。

    他的九连冠,对外说是全军大比武,但他这个级别的,自然也能猜到,那是全军各大特种部队的比武!

    在那样的顶级舞台上,拿到九个冠军,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而其他学员,也不是傻子,自然也能猜到。

    张教授看向台下所有学员,语气激动:“同志们,看到了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这堂课最重要的收获!技术是工具,是指南针,但最终拨开战争迷雾的,永远是指挥员充满智慧和经验的头脑!苏寒同志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教室内沉寂片刻,随即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所有看向苏寒的目光,已经不仅仅是崇拜,更带上了一种对真正“大师”的敬服。

    王涛一边用力鼓掌,一边对李振叹道:“我现在算是明白了,跟苏寒一起来蹭课,就是个错误……这哪是蹭课,这分明是来看他个人专场秀的!”

    李振深有同感地点头,苦笑道:“以后还是让他自己来吧,咱们跟着,压力太大。”

    苏寒在《战场数据分析》公开课上的表现,再次以惊人的速度在进修队乃至部分高年级国防生中小范围传开。

    如果说前一天的英语和战役指挥课,展现的是他卓越的语言天赋和战术指挥潜力,那么今天在数据分析课上的发言,则体现了他那种将深厚实战经验与新兴军事理论融会贯通的恐怖能力。

    这种全方位的强大,带给同期学员的,除了敬佩,更是一种无形的、沉甸甸的压力。

    午饭时间,食堂里。

    306宿舍四人坐在一起,能明显感觉到周围投来的目光比昨天更加复杂。

    偶尔有其他班的进修学员过来打招呼,语气也变得更加客气,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拘谨。

    王涛扒拉着餐盘里的米饭,压低声音道:“我说哥几个,有没有感觉……气氛有点不对?”

    李振头也不抬,闷声道:“有什么不对?吃饭。”

    “不是啊老李,”王涛用筷子指了指周围,“你看他们看咱们的眼神,尤其是看苏寒的眼神,以前是好奇加崇拜,现在……我怎么感觉多了点别的东西?有点像……看怪物?”

    刘斌推了推眼镜,冷静分析:“可以理解。苏寒展现出的能力维度太广,层次太高,已经超出了‘优秀学员’的范畴。这会无形中拔高教员和中队对所有学员的期望值,也会让其他人产生一种‘无论如何努力都难以望其项背’的挫败感。这种压力是客观存在的。”

    苏寒闻言,放下筷子,有些无奈:“我没想那么多,只是就事论事。”

    李振终于抬起头,拍了拍苏寒的肩膀,语气郑重:“苏寒,你别有负担。你强,是你本事大,我们替你高兴,也以你为荣。至于压力……”

    他顿了顿,环顾了一下食堂里那些不时瞟向这边的目光,嘴角勾起一丝野狼般的弧度:“当兵打仗,什么时候没压力?有压力是好事!这说明咱们这期进修班,有能搅动风云的人物!水涨才能船高!他们觉得压力大,那就自己憋着劲追!咱们306,可不能怂!”

    王涛也被激起了血性,一挺胸膛:“没错!怕个球!他们越觉得咱们是怪物,咱们就越要拿出怪物的样子来!老子还就不信了,跟着苏寒这么一个‘人形自走挂’,咱们宿舍的成绩还能差了?”

    苏寒看着三位瞬间斗志昂扬的室友,心中微暖。

    军队就是这样,崇尚强者,但也讲究战友情谊。

    有竞争,更有扶持。

    这时,中队长赵城和教导员文磊端着餐盘走了过来,很自然地在他们这桌空位坐下。

    “聊什么呢?这么热闹。”赵城看似随意地问道,目光却锐利地从四人脸上扫过。

    李振立刻起身:“报告中队长,我们在讨论下午的政治理论课预习内容。”

    这是睁眼说瞎话,但他们肯定不能说实话。

    赵城不置可否地“嗯”了一声,扒了口饭,然后看向苏寒,语气听不出喜怒:“苏寒,行啊你。英语课出风头,指挥课受青睐,这蹭个数据分析课,都能把人家张教授激动得差点当场收你当研究生。你这进修生活,过得比我们当队干的都精彩。”

    苏寒放下筷子,立正欲起身回答,被赵城用手势压下了。

    “坐着说。”

    “是。”苏寒重新坐好,平静回答:“报告中队长,我只是根据自身经历,谈了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不成熟?”赵城哼了一声,“你的‘不成熟看法’,都快成某些课程的标杆了。现在好些教员看我们三班其他学员的眼神,都带着‘你们怎么就不能像苏寒一样’的期待。”

    这话一出,李振三人都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

    教导员文磊笑着打圆场:“老赵,你这是给苏寒施加压力了。苏寒同志表现突出,是咱们中队的荣耀。其他同志有压力,正好可以转化为动力嘛。”

    他看向苏寒,温和地说:“苏寒,继续保持你的学习和思考状态,很好。但也注意和战友们的交流,共同进步。”

    “是,教导员!”苏寒应道。

    赵城脸色缓和了一些,对四人道:“叫你们过来,是通知个事。鉴于部分同志在基础体能,特别是某些特种作战基础科目上还存在短板,经队里研究决定,从今天下午体能训练时间开始,增加一项‘夜间渗透与侦察’基础强化训练,由我亲自带队。以后每周两次。”

    “夜间渗透与侦察?”王涛眼睛一亮,这是他的强项。

    李振和刘斌也露出了感兴趣的神色。

    赵城的目光扫过四人,最后落在苏寒身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考校:“苏寒,这项训练,你应该是专家了。到时候,也给其他同志示范示范,讲讲要领。”

    “是!”苏寒答道。

    他知道,这所谓的“加餐”,一方面确实是补齐短板,另一方面,恐怕也是赵城想看看,他在这种更贴近其老本行的科目上,究竟能展现出何等水平,同时也借此敲打和激励其他学员。

    看来,这平静(相对而言)的校园生活下,竞争的暗流已经开始涌动。

    下午的政治理论课波澜不惊。

    授课的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授,讲课深入浅出,但内容相对宏观,更多是思想和理论层面的引导。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