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李振拍了拍苏寒的肩膀,语重心长:“那就好!以后这门课,我们三个老哥哥可就指望你多指点指点了!” “对对付!苏寒,拉兄弟一把!”王涛也立刻接口。 刘斌虽然没说话,但眼神里也充满了期待。 看着三位年纪比自己大、军衔比自己高的战友如此“不耻下问”,苏寒有些无奈,又觉得有些好笑,只能点头:“互相学习,有问题我们一起讨论。” 他知道,在国防科大,文化课,尤其是英语,是很多从战士提干上来的军官的“拦路虎”。 吃完早餐,四人将餐具放到回收处,再次成行,走向教学楼,准备迎接在国防科大的第一堂正式课程。 《军事英语》课在一间宽敞的阶梯教室进行,三期进修班一起上课。 当苏寒随着人流走进教室时,不可避免地又引起了一阵小范围的骚动和注视。 他面色如常,找到306宿舍的固定位置坐下,拿出教材和笔记本。 授课的是一位四十多岁、戴着金丝眼镜、气质干练的女教员,肩章显示是文职干部。 “同志们好,我姓孙,负责大家这学期的《军事英语》教学。” 孙教员开门见山,声音清晰,“我知道,在座很多同志离开校园已久,英语基础相对薄弱。但作为现代军官,掌握一门外语,尤其是军事英语,是了解外军动态、学习先进军事理论、乃至未来可能参与国际军事交流与合作的基础!” “我们的课程,不仅要求你们通过国家英语四级,更要求熟练掌握军事领域的专业词汇和基本交流。教材大家都有了,现在,我们先进行一个简单的摸底,请大家拿出随堂测验本。” 一听要摸底,台下顿时响起一片低低的哀嚎。 李振、王涛、刘斌三人更是面露苦色,赶紧翻本子。 孙教员仿佛没听到,直接在黑板上写下一段英文,内容是关于机械化步兵分队进攻战斗的想定描述,其中包含了不少专业术语。 “将这段文字翻译成中文,限时十分钟。”孙教员下达了指令。 教室里立刻安静下来,只剩下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以及部分学员抓耳挠腮的细微声响。 李振看着黑板上的“armOred perSOnnel Carrier”、“SUppreSSing fire”、“maneUver”等词汇,眉头紧锁,手里的笔半天落不下去。 王涛和刘斌情况稍好,但也磕磕绊绊,进展缓慢。 孙教员在教室里踱步,观察着学员们的答题情况,眉头微微蹙起,显然对大多数人的表现并不满意。 当她走到苏寒身边时,脚步不由得顿住了。 只见苏寒面前的纸上,已经写满了流畅而精准的中文翻译。 不仅专业术语翻译得分毫不差,连整体的战术语境和行文风格都还原得极好,完全不像是在做翻译题,倒像是在进行文本书写。 孙教员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