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公道何存? 二问:案卷之上,只书我“与人私通”,却始终不见“奸夫”名姓。 敢问李家,与我私通之人究竟是谁? 为何不敢明示于众? 莫非是心中有鬼,另有隐情? 三问:大周律例,妇人失德,应由官府审讯,宗族定夺。 为何李家能越过京兆府,越过刑部,直接在光天化日之下对我私设公堂,当街行刑? 是谁,给了李家凌驾于国法之上的权力?! 字字如刀,句句诛心! 不辩自己是否清白,只问程序是否合法! 这三问一旦公之于众,打的不仅仅是李家的脸,更是整个朝廷法度的脸! 写完最后一笔,门外响起了崔九的声音:“少夫人,东西到了。” 苏晚将《辩诬三问》小心折好,起身开门。 崔九提着一个木盒,沉默地递了过来。 回到堂内,苏晚戴上薄如蝉翼的皮手套,将木盒中的三样东西一一取出。 那条浸过盐水、尚残留着暗红血迹的皮鞭;那面刻着“张王氏”的陈旧牙牌;以及那双做工精良,鞋面绣着流云暗纹的锦靴。 她的指尖触到靴面时,感受到那丝滑的绸缎与细微的刺绣纹路,随即拿起一根细若牛毛的银针,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沿着靴底的缝线,轻轻挑开夹层。 那里,果然藏着一片被裁得极小的布条。 布条上,沾染着早已干涸发黑的血迹。 苏晚将布条取出,与自己当日所穿、被鞭子抽得破碎不堪的衣衫残片放在一起比对。 布料、颜色、织法,完全吻合! 但这还不够。 她倒了一杯温热的茶水,将那布条浸入其中。 片刻之后,一缕极淡的、带着异香的药渍,从布条中缓缓漾开。 是李铭惯用的迷香! 为了行事方便,他总喜欢在贴身衣物上熏染此物。 人证,物证,动机……所有的一切,都串联起来了。 苏晚的唇边,终于绽开一抹冰冷的、畅快的笑意。 她低声自语,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证据链,闭环了。” 窗外,夜色更浓。 一株老槐树的阴影里,顾昭之玄色的身影与黑暗融为一体。 他静静地立在那里,目光穿透窗棂,清晰地看到了烛光下那个伏案工作的纤瘦侧影。 他看到了她冷静地取出证物,看到了她用细针挑开靴底时的专注,更看到了她最后展露出的那个如释重负又带着嗜血快意的笑容。 这个女人,没有哭闹,没有求饶,甚至没有向他寻求一丝一毫的庇护。 她只是冷静地,一步一步地,用大周的律法,用冰冷的证据,为自己铺就了一条通往复仇与新生的血路。 顾昭之的心中,忽然生出一种从未有过的异样感觉。 那是一种混合了欣赏、警惕,以及一丝他自己也无法言明的好奇。 他缓缓收回目光,转身没入更深的黑暗之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