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七十六章 我金缕呢?-《满级考古大师》
            
            
            
                
    第(1/3)页
    墓主人的内棺中,最不缺的就是玉。
    首先就是十块玉璧,被铺放在了玉衣的胸腹上,这是西汉最典型的诸侯王葬制。
    身上不放五块以上的玉璧,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诸侯王。
    除此之外,棺内两侧还分置了玉壁、玉璜。
    左侧的前、中、后位置各有1件玉璜,右侧与之相对应的各有1件小玉璧。
    这加起来就已经是13块玉璧,和3块玉璜了。
    还不算完,因为内棺的宽度很宽,所以在放下身穿玉衣的墓主人后,两边还有足够多的空隙放置其他东西。
    其中,最惹眼的就是10把铁剑!
    这10把铁剑,分放在玉衣两侧腰际间,每边5件。
    左边的3件在上,2件在下,排列比较整齐,位置未动。
    右边的却有点散乱,显然是棺椁在大石落下时受撞击,棺内的遗物受震抛起,导致有一部分器物移位较大。
    这10件铁剑有6件是玉具剑,其中1件在右边,4件在左边。
    所谓的玉器剑,就是剑首、剑饰、剑格都是用玉打造的,非常的奢华高级。
    显然,这10把剑并不是什么实战用剑,更多是充当礼仪用剑的效果。
    西汉的时候还是很流行天子剑、诸侯剑的。
    只要是贵族,不管是下面的大夫、公乘,还是上面的列侯、诸侯王,乃至天子,日常出行的时候通常都是剑不离身。
    毕竟西汉的风气非常尚武。
    特别是在没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前,西汉完全就是个公元前的*****国家。
    没办法,老刘家从刘邦到刘彻,六十多年来一直都要面临匈奴入侵的危机。
    严重的时候甚至在长安城墙上,都能看到匈奴入侵的烽火狼烟。
    后世明朝的天子守国门,实际上西汉早就在这么干了。
    汉高帝、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基本上都被匈奴欺负过,都受过匈奴之辱。
    你百姓和贵族们不尚武,不时刻锻炼自己的武艺,随时准备和匈奴开干,那国家随时都有倾覆的危险!
    也是因为一直憋着一股气,从上到下都想着干匈奴,没有放马归山。
    这才有最后汉武帝奋五世六十年之余烈,一洗高皇帝白登山之辱,将匈奴干趴下的丰功伟业。
    当时就是流行君子当持剑,包括当时的儒家,也都是剑不离身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