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天平衡杆!-《满级考古大师》
            
            
            
                
    第(3/3)页
    以钱为累,刻曰四铢,两端等十。敢择轻重衡及弗用,劾论罚繇,里家十日。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以钱为累”即用法钱作砝码来称交易使用的四铢半两钱。
    在《汉书·食货志》中应劭有这样一段注释,他说“时钱重四铢,法钱百枚当一斤十六朱,轻则以钱足之若干枚令满平也”。
    这段话正是汉代使用法钱作天平砝码来称钱的很好说明。
    天平的一端放法钱百枚,另一端则放交易时使用的四朱半两钱百枚,这样天平方可平衡。
    若交易使用的四铢半两钱不足官方规定的四铢重,则要加若干枚,使天平保持平衡。
    从衡杆文字来看,出土的这个称钱衡的使用方法与此相似。
    所不同的是出土称钱衡的两端所放的法钱和四铢半两钱各为十枚。
    “两端等十”就是这个意思。
    也就是说,这枚天平衡杆,是用来称钱的,怪不得叫“称钱衡”!
    孔建文微微一笑,振奋的说道:“现代人一提起天平,第一印象想到的就是埃及的天平。”
    “确实,根据纸草书的记载,早在公元前1500多年,埃及人就已经使用天平了。”
    “甚至有学者研究认为,埃及人使用天平的时间,可能比这个时间还要早,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以前就用天平了。”
    “但是,天平对我们华夏人来说,也并非是舶来物!”
    “华夏古代也出现过天平结构的仪器,产生的时期也很早!”
    “最早什么时候出现的,已经没办法追溯了。”
    “但是,至少在春秋晚期,我们华夏的天平和砝码制造技术已经相当精密。”
    “史书里曾经记载过,天平以竹片做衡杆,丝线为提纽,两端各悬一铜盘。”
    “只是后来因为天平称重物比较麻烦,就逐渐改用秤了,也就是一边绑着秤砣,一边绑挂钩的那种老式手工秤。”
    “老一代人到现在卖东西都还用这种秤呢!”
    “当然,天平也没完全被淘汰,只是称量小物时才用天平。”
    “华夏古代称钱重和银子的时候,都是用天平来衡量的。”
    “中药店里,自古以来也都是用天平来称重的!”
    “天平,可以说埃及人比我们更早开始使用,但是绝对不可能是我们从埃及人那边学来的!”
    “华夏的天平,也是我们华夏先民自己发明研究出来的!”
    “这枚天平衡杆,就是最有力的证明!”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