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执金吾简寇多次出动巡城亭卒驱散,但是却因为人手不足,始终没有将这些人给逼退。 最终,天子连下三道诏令,对皇后进行告诫,责其“自省自查”,才勉强让百姓满意。 南边的广陵王将天子和霍氏视作一党,称其为假帝。 北边的霍匪则抨击天子薄恩寡义,称其为昏君。 中间的百姓认为天子为情所困,没有雷霆手腕。 一时之间,大汉上下陷入到了一种动荡当中,所有人的矛头都莫名其妙地指向了天子。 偏偏这个时候,从未央宫里传来了天子伤势转重的消息。 顿时,百姓官民更加人心惶惶,他们不知道这强盛了十几年的大汉会走向一条什么路。 从强盛太平到四处着火,仅仅只用了几个月。 这态势看似诡异并且难以置信,但是却又有其内在的逻辑。 这是一人独治的封建王朝的弊端,国运全部寄托在天子和其继承人的身上。 在原来的历史当中,轨迹和现在竟然非常相似。 孝宣皇帝在位的时候,大汉进入了最鼎盛的昭宣中兴。 但是刘奭仅仅在位十六年,就因为宠信宦官,导致皇权式微、朝政混乱,最终让西汉走向衰落。 如今的情况也是如此。 刘柘是一个有争议的继承人,本可以一定乾坤的天子又因为受伤暂时失去了对朝堂的掌控。 再加上莫名其妙出现的几处火点,这大汉自然就出现了乱相。 鼎新十七年二月十五,未央宫温室殿中,空气格外凝重,药味比上一次浓了许多。 不知名的熏香被点燃,发出一种刺鼻的气味,让天子的面目有些模糊不清。 绣衣都尉戴宗刚刚将一份爰书呈送给了天子,这些爰书将大汉境内现在的情形讲得非常清楚。 天子默不作声地看了许久,面色阴沉,戴宗自然也不敢置喙。 半个时辰之后,天子终于才将这爰书缓缓地放到了面前的案上。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刘贺低沉地念了一句还未出现的诗。 “陛下,微臣候旨!”戴宗毫不犹豫地说道。 “以前,朕不杀人的时候,他们不怕朕;后来朕杀人了,他们就怕朕了。” “戴宗,你跟朕的时日最久,朕想问问你,为什么他们非要逼着朕杀人呢?” 天子这句话一语双关,听得让戴宗有些心惊。 这既是在说有人逼天子杀其他人,也是在说有人逼天子杀他们自己。 “微臣愚钝,只知道陛下高瞻远瞩,比所有人都看得清,他们不该反对陛下。” “陛下为大汉殚精竭虑,不管是何人都应该体谅陛下的苦心,不可不忠。” 戴宗说得真切,言语之中竟然有一些哽咽了。 天子只能摆了摆手,并没有对这件事情太在意。 “樊克,这几日天下发生的事情,伱都记下来了吗?” “微臣记下来了。”站在暗处的樊克说道。 “等朕去黄泉见大汉历代先君之后,朕希望你能效仿太史公再写一部史书,你可能做到?”刘贺笑道。 “陛下春秋鼎盛,能活万万岁,微臣写不来这史书。”樊克连忙跪下来说道,也有一些哽咽。 “哈哈哈,万万岁,你们何时见过真能活万万年的人呢?”刘贺放声笑道,而后又连连咳嗽。 面色不佳的刘贺气息喘匀之后,才又看向了殿门的虚空处。 “按之前定下来的方略办吧。”刘贺说道。 “唯!”戴宗连忙应下。 “张阁老来了吗?”刘贺问道。 “来了,已经在偏殿等候多时了。”樊克说道。 “戴宗退下,让他进来吧。” “唯!” (本章完) 第(3/3)页